新华社南昌3月2日电(记者 熊家林)“第一次早晨抽了这么多血,管子多得抬不动;第一次经历超长时间戴口罩,鼻梁被压出水泡;第一次经历下班后,回到住处双腿打哆嗦……”
作为第二批驰援湖北的江西医疗队成员之一,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的“90后”护士付正芳盘点了她13个人生的第一次。
“每次穿好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前,我和同伴都会相互检查和对照镜子,确保没有包裹不严密的地方。”付正芳说,经过这么多首次体验,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更多的是与日俱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2岁的杨悦雯是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护士,作为江西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隔离病房工作。
在战斗一线褪去娇气,在工作岗位扛起责任。在这场疫情中,许多青年医护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褪下青涩,用“90”后特有的激情和热血感染着抗疫一线的人们。
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的走廊里,一群年轻人正在穿戴防护设备,准备进入“战场”。
白色的防护服除了写着姓名,还有“加油”“必胜”“好样的”等鼓气的字眼。今年24岁的汤凌鹏在隔离病房驻守近一个月了,阳光活泼的他是重症监护室的“知心小哥”。
“有的患者心理压力大,也比较焦虑,除了有效的医疗手段,治愈恢复的信心同样重要。”汤凌鹏说,之前有位患者由于担心医疗费用,饭量下降,汤凌鹏特意为他详细讲解了免费救治政策,如今他不仅饮食健康起来,症状也逐步减轻了。
“虽然防护服密不透风,我们和病患之间的鼓励和关切却是相通的。”汤凌鹏说,他们几个年轻人下班后也会约手游、看动漫,但在重症监护室他们就是患者心理上的“保护伞”。
96年出生的任杰正在配药,他是南昌市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敢于正视困难,勇于迎接挑战的热血模样成为当代“90”后抗疫医护者的新画像。他们有的在疫情中获得了成长,有的在疫情中坚定了信仰。
郭惠香是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她身上贴着“90后”“党员”“最美逆行者”等多个“标签”。
“我见证过抗击非典时,前辈们在抗疫前线辛劳工作的身影,这次换我们来做守护者!”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郭惠香临近出发前才告诉家里她向护理部提交了支援湖北医疗的申请。
郭惠香老家住在井冈山脚下的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草林镇,如今在湖北,她常和患者“交换”彼此家乡的美景。她说,随着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医疗队员与患者日渐熟识起来,她向好几个患者发出疫情结束后去江西游玩的邀请。
“在江西,耳濡目染的红色教育对我影响很大。”郭惠香说,“我是党员,只要有能力为国家、为社会、为患者做些什么,我愿意去到最前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爱看吃播的夏琼华,在武汉抗疫前线身兼数职,其中包括整理隔离病房的垃圾和病人脱下来的衣物。防护服写着歌词的张俊杰,曾在重症监护室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除了护理工作,还要给他们喂水、喂饭、清理大小便。
新华网悉尼3月2日电(记者郝亚琳)由墨尔本市政府、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墨尔本分会和澳华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活动于当地时间2月27日晚举行,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油鼓劲
新华社济南3月2日电 题:“奇兵、奇功、奇迹”——山东三奇全力运转打造抗疫“奇兵连” 新华社记者王凯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支敢于亮剑的“奇兵连”,这就是山东日照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