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考生减压?
以往高悬在教室黑板上方的“高考倒计时”,如今也“搬进了”钉钉、微信等网络平台上的班级群。多位受访考生说,没有老师在身边耳提面命,压力和焦虑反而更大。
“这届高三情况比较特殊,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多位老师说,除了疫情影响,本身他们就处在高考改革的过渡阶段。比如,北京今年实施新高考,由原本的文理分科变成“3+3”考试模式,考试时间由2天变成4天,适应新模式需要多次模拟考试“练手”。而对于广东、湖北、江苏、辽宁等8省份的考生来说,今年是高考文理分科最后一届,如果今年考试不理想需要复读,会面临很多困难。
为化解考生的焦虑情绪,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努力。近日,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正式开通,可满足1000人同时求助,每天开放14小时。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制定了《守护希望之心——南京市“心理抗疫”教育指导手册》,还开通“陶老师”工作站心理热线,24小时答疑解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各班在群里进行“云端百日誓师”,请校长录音频给他们打气,考生之间互相激励。
南京“陶老师”工作站的心理专家认为,高考、中考既考知识技能,也考心理素养。临危不乱,方为上策。疫情背景下,负面或焦虑情绪的产生很正常;考生要用目标引领自己,激发学习斗志。同时,家长和孩子更需要相互理解,多沟通、多交流。
不少初三和高三毕业班老师担心,由于复习、预热不足,今年的中考、高考总体成绩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教育专家认为,即便分数可能受影响,招录形势没有变。
广东省一所重点中学校长说,一方面,分数线的划分更多还是根据考生整体成绩来决定的;另一方面,一地考生所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备考时间、学习困难也都相似,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2月14日电(记者骆飞)2月3日以来,宅在家学习的贵州高三学生唐明颖每天早上9点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由贵州省教育厅统一推出的“空中黔课”网络在线课堂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