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军详细介绍了SARS之后我国形成的三级防护体系,他说,非典发生以来,我国针对传染病突发事件污水传播发生途径防治,医院污水排放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南体系基本建成;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形成基本覆盖;带有消毒单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迅速普及,从而在全国范围形成了污水防疫的三大基础设施。这一基础设施对于阻断细菌、病毒通过污水传播形成了三级防护体系,即:
1、病房内源头分类,将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与其他废物一起,进入医院危险废物处理体系;
2、在各级医院,特别是传染病医院均建立了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制定了排放标准,工程技术指南和监管体系;
3、医院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道进入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明确卫生指标,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消毒设施。
在上述重要风险点,我国十几年来建立起的基础设施,为此次疫情防控构筑了一道关键的绿色防线。此次应对新冠肺炎,整体表现可以说反应迅速,有条不紊。
在疫情防控早期,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部门即组织管理、科研、产业界力量,密集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规范、应急技术方案,内容涵盖固废、污水处理、饮用水、环境监测等各有关疫情环境应急工作,基本实现了全领域全链条覆盖,关注医院废水源头管控,污泥消毒和污水厂人员防护,甚至特意安排加强饮用水源地的毒性监测,以防止上游消毒剂投加过量产生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王洪臣教授也撰文指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稳定运行是最重要的防控。只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全流程可至少获得2log(99%)以上的去除、抑制或灭活效果,为通过末端消毒彻底阻断病毒传播提供基础。
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提醒人们,公共卫生领域的第二条战线,虽然战绩辉煌,却仍新的挑战接踵而来,远未到安枕无忧的地步。建立各地区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保证非常时期环保装备供应链的安全和顺畅,是必须需要关注和完善的。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农村生活污水何处去?——农村污水治理“梗阻”现象调查 新华社记者 在我国广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置一直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3日电(记者白明山)环村水系,流水潺潺;房前屋后,清流环绕……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市鹿泉区下聂庄村,村内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后,小村庄发生了大变化
日本经济产业省声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受辐射污染的水如果排入大海或大气环境中,危害将“非常小”。 经产省18日向一个研究辐射污染水处理方法的政府小组委员会送交报告,作出上述推断
日本经济产业省声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受辐射污染的水如果排入大海或大气环境中,危害将“非常小”。 经产省18日向一个研究辐射污染水处理方法的政府小组委员会送交报告,作出上述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