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此前,钟南山院士曾表示,要做好长期跟冠状病毒打交道的准备。作为公众来说,是不是需要一直保持高度的防控举措呢?对此,钟南山院士也给出了解答。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这些防控的级别要下降,意识要保持。这一次是人传人,所以凡是出现冠状病毒的感染,我跟世界卫生组织也讲过,我说要高度的警惕对人的传染性,所以防控的意识需要保持,防控的级别完全可以改变。
总台央视记者 陈旭婷: 对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来说,这样跟冠状病毒长期打交道的话,他们要做什么?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我的看法,在2003年,当时要做研究,但是过了以后觉得也就没什么了,就过去了,根本就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做长期的研究,只是很少数人。到了MERS来,一个地区性疾病,过了一段2015的高潮,后来也有不少过去也就过去了。所以对冠状病毒这种感染,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没有进行长期的研究,都没有。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在才是这么一个状态。突然来了以后,可以说医务人员在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说,可以用这个来形容,手足无措。
总台央视记者 陈旭婷: 那您觉得接下来是不是在这方面要下更大的力气?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当然是这样,而且不能说过去以后又放松,等下次来再说。不行。这做了比较多的,实际上现在有一些研究已经建立在SARS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他们的救治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总台央视记者 陈旭婷: 所以我听您这样说,我们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程度大概是到了哪个阶段?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很初步。非常初步。为什么有些病人到现在为止,当然可以这么说,你知道2003年的SARS冠状病毒,到现在也没有特效药,治疗病毒的,针对性的、靶向的药,并不是说很多,但我们现在在探讨。
“天亮了。天空和钟声一同醒来了。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武汉,我们在等你”。这是近来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创作的国际公益歌曲《黎明的编钟声》里的一段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