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战胜恐慌情绪 理性防控疫情(2)

战胜恐慌情绪 理性防控疫情(2)
2020-02-21 14:32:01 光明网

从舆论引导入手,发挥主流媒体特别是权威公众人物对大众情绪的引导作用。群体恐慌与大众传播关系甚密,个人情绪和群体情绪相互影响。此次疫情暴发不久,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及时报道钟南山院士驰援武汉的新闻,并采访了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一批权威公众人物,给公众解疑答惑,为公众抗击疫情树立了信心。值得关注的是,信息传播量以适度为佳,信息过载也容易导致恐慌。在互联网开放的传播语境中,公众沉浸在真假难辨的疫情信息中,在反复证伪的信息中裹挟着对相关机构的道德审判。因此,媒体应注意把握信息传播的量与度,及时、有序回应公众关切的疫情问题,安抚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从个体生命入手,保护信息接收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任何创伤性事件或灾难都会对相关人员产生心理影响,包括幸存者、丧亲者、目击者、营救者、应急人员和卫生专业人员及其家人、亲戚、朋友和同事。应对这些群体以及老人、儿童等群体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干预,减少由负性情绪引发的非理性行为。在此次疫情中,湖北和武汉形势最为严峻,人们的心理压力更大,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将医疗知识科普教育纳入常态化教育体系,增强公民的医疗素养和医学常识。此次疫情既是一次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生死战场,也是一场全民医疗科普的重要课堂。在没有硝烟的网络空间里,专业科普文章不少,但失实的谣言信息也是威胁公众身心健康的风险源头。对民众的恐慌情绪疏导不能停留在事后弥补,应建立以预防、预测为主的常态化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设计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案,并纳入常态化的卫生防御系统,提高公民的医疗卫生应对能力。应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19日 11版)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