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19日电(记者蔺娟、廖君)“患者血钾已经7.4mmol/L,必须进行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治疗。”2月17日22时,一场生死营救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七病区展开。
重度高钾血症随时会引起患者心跳骤停危及生命。建立血管通路,开机、装机、预充管路、上机、调参数等操作一气呵成,CRRT正常运转,患者血气血钾逐步回归正常水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在极度困难的状况下,又一次挽救了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这个夜晚,对于带队出征武汉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来说,又是一个难眠之夜。“如何提高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这个关键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2月5日早晨,施秉银带领3名医护骨干先期到达武汉。“早到一点,就可以早一点投入一线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他积极对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了解将要接管的七、八病区情况,根据病区收治能力和患者情况“排兵布阵”。“我们要整建制承接这两个病区,在病区内形成多学科的团队协作来救治病人。”施秉银说。
2月7日,133名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科、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等多个专业的“精兵强将”迅速集结,奔赴武汉与前期抵达的4人组成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2月9日,医疗队正式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管七、八病区。目前,病区内收治有64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这两个病区是由妇产科和血管外科改造的。施院长作为医院管理专家和感控专家一起,仔细考察了病区的‘三区两通道’设置,发现了一些隔断材料不密闭、区域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并做了改进,制定了详细的感控方案和流程。”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石秦东说,“他积极解决病区最紧要的设备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及时为病区配备了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机等设备。”
“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施秉银叮嘱每一个医疗队员。
作为内分泌专家,他深入临床一线指导救治工作,亲自参与重症患者的诊疗,建立重病例讨论机制,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医院顶端专家团队的合力救治。
带着自己对病例的分析和思考,施秉银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医务处提出成立“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小组”,建议被采纳。该小组由施秉银担任组长,还集合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复旦中山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力量。
“我们针对累计死亡病例逐例评估和讨论,总结经验、形成分析报告,指导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将对降低病死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施秉银说。
西安交大一附院内分泌科护士杨媛媛也感受到了患者的变化,“我们刚到时,病房的气氛很沉重,很多患者不和我们沟通。经过这些天的治疗,他们看到了战胜病魔的希望,配合度也越来越好。”
来到武汉半个月,让施秉银最感动的,是一位患者写给西安交大一附院医疗队的手写信:“看到你们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眼罩上满是雾水,我真的很心疼你们。希望你们用精湛的医术消灭新冠病毒,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我也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我们一起加油!”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早日战胜疫情,我们会争分夺秒,不懈努力。”施秉银说。
战斗仍在继续 中国军网微信推出 《武汉战“疫”日记》栏目 陆续向广大网友发布 奋战在战“疫”一线的Ta们 在忙碌间隙 记录下的最真实最感人的日记! 这些朴实诚恳的文字 让人久久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