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生(端箱者)与同事准备出发。(市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2月18日上午,渝中区健康路附近一家酒店房间里,40岁的文永生来到窗前,做了个深呼吸。
随后,他给自己量了一下体温,正常。如果接下来的CT和咽拭子测试等检查指标均正常,他将很快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回家休息。
文永生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院前急救部医生。从年三十开始,他连续13天跟车转运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前后与80名确诊病人“密切接触”。
在这段堪称“刀锋上行走”的日子里,文永生凭借专业的知识和无畏的勇气,出色完成任务。
瞒着家人执行危险任务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早上9时许,在家中的文永生接了单位一个电话后,简单收拾一下出了门。
当急救医生18年,文永生急匆匆往医院赶的时间太多了,妻子夏琴也没多问。
“我在执行重要任务,这段时间都不回家。你帮我收拾一下换洗衣服,我叫同事来取。”下午4点左右,夏琴接到丈夫的电话。她想多问一下,那边却挂了电话。
这时,医院院前急救部主任蔡平军给她打来电话,告诉了她实情——他在转运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为了家人的安全,暂时不回家。虽然对丈夫“先斩后奏”略微不满,但她还是选择了支持。没过多久,蔡平军来到她家楼下,取走了行李箱。
彼时,文永生正在隔离点,等待下一个任务。
那天早上,文永生接到的任务是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到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接受继续救治。文永生赶到医院,全身消毒后,戴上N95口罩和护目镜,在负压救护车驾驶员杨波的帮助下穿上防护服。按照要求,他的帽子、手套、鞋套都套了两层。
出第一趟车转运的是一名有武汉旅行史的男性患者,40岁左右,是主城的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上午10点多,当文永生赶到医院隔离病房见到患者时,他正在房间里不安地走来走去。
“我这个病恼不恼火?会不会加重?”他问。“放心,那边有很好的医生和设备,你能得到很好的救治。”文永生耐心安抚。
11点过,负压救护车载着文永生和这个病人来到目的地。办完交接手续,给车辆消毒、脱防护装备、洗澡、换衣……一套完整的程序走完,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单是穿防护服,都要花二三十分钟。”文永生说。
执行专人专车转运确诊患者任务,文永生第一个报了名。记者问他为何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他说,自己刚入行不久,便遇到非典。那时,医院的骨干们个个冲在前面,对他触动很大。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技术骨干,有丰富的经验,我能很好地保护患者和自己。”文永生说。
“忙起来,就忘记了害怕”
从1月24日开始,文永生天天连轴转,最多的一天转运了14例确诊病人。到2月5日任务结束,他在一线成功转运80例确诊病人,无一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出现交叉感染。
“说一点不怕,那是假话。只不过忙起来,就忘记了害怕。”这位从医多年的急救医生,实话实说。
“医生,你说我能不能迈过这个坎?”一次,文永生在接一名危重的老年患者时,对方不停地问。
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呼吸急促,无法正常走路。文永生与该院的医生将她抬上车,为她戴上面罩辅助呼吸。“放心嘛,你只要配合治疗,是没有问题的。”一路上,文永生不停地安慰她。“这个时候,如果医护人员表现出害怕,病人的心理将更加脆弱。”
“那就好,那就好,我放心了。”慢慢地,老人心情平静下来。后来,文永生送其他病人路过那位老人病房外时,得知她正逐渐康复。
执行任务的每一天,文永生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一大早出门,次日凌晨才下班。
穿上二级防护装备,出发到返回医院一个来回,一般要四五小时才能换一次装备。“这几个小时,要忍着不上厕所,否则会暴露感染。怎么办?一天只有少吃、尽量不喝。”蔡平军介绍,穿上防护服,必须小心又小心,以免出现破损。
“我很好!你们放心。”晚上休息前,文永生偶尔会跟家人视频聊天。然而,事实上,对他而言,每个晚上都是难眠之夜。“担心漏了电话,担心去晚了耽搁病人……”他说。
“如果有需要,我还会上!”
“老公,今天是你40岁生日,祝你生日快乐!回来再给你补一个蛋糕。”2月16日,文永生满40岁。晚上,夏琴用微信给处于隔离期的丈夫发去祝福。
过了一会,文永生回了个“谢谢”,后面加了一个委屈的表情。
夏琴与文永生2006年结婚,儿子点点6岁半。2月17日,当记者告诉她文永生解除隔离后的最大愿望是“多陪陪老婆孩子”时,她很是感动。“这么危险,他敢冲上去,我为他感到骄傲。我支持他的决定。”她说,“他恋着家,我也谢谢他。”
春节期间,夏琴与儿子做了一盘饺子,摆出了“2020中国加油”造型。夏琴拍照传给文永生,文永生看后连连点赞。
结束任务后,文永生按规定接受隔离医学观察14天。隔离期间,喜欢画画的点点画了一幅题为《丑爸爸乖爸爸》的画。画上,他的爸爸戴着口罩,正忙于工作。
“娃儿太想他爸爸了。”夏琴说,他20多天没回家,是我们一家人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
记者发稿前,问即将结束隔离的文永生下一步有啥安排。他说:“先回家休息,等安排。如果有需要,我还会上!”
新华社成都9月11日电 题:彝家土豆:“穷根子”变身“钱串子” 新华社记者黄玥、邹乐、张超群 土豆,是彝族人的命根子。彝族人世世代代吃土豆,但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只有土豆,“命根子”也是“穷根子”
据CNN报道,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在植物王国里找到了人类和单细胞动物之间细胞永生的“缺失环节”,或许对延缓人类衰老进程有重要作用。
新华社海口1月10日电 题:陈华:宝岛卫士天涯金盾 冲锋在前舍身为民 新华社记者刘邓 虽时隔十八年,陈华的事迹和精神,依然不曾因岁月而褪色,在人们的记忆中永生,在后来者的行动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