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大医无疆 初心不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用生命践行治病救人使命

大医无疆 初心不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用生命践行治病救人使命
2020-02-16 18:57:01 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2月16日电 题:大医无疆 初心不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用生命践行治病救人使命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黎云

17年前,在抗击非典病毒的战“疫”中,他们曾经奋不顾身,义无反顾。

17年后,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他们依然舍生忘死,迎难而上。

2020年初春,来自全军医疗系统的四千精英齐聚江城武汉,在最危险的地方奋力拼搏,用生命践行使命。

鲜红的军旗上,印刻着他们的铮铮誓言:生命至上,初心不变;治病救人,使命永恒。

用生命坚守战位

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的毛青,一生经历了太多的重大疫情。

“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时,每收治一个病人,后面都要安排一个洗消组队员,沿着前者的脚印消毒。”毛青说,他把之前的经验用到了这场战“疫”中。来到武汉,他和战友马不停蹄地实地了解诊疗环境、制定工作规范流程、明确医务人员分组,48小时内整体接手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的两个病区,并在进驻当天一次性收治了50余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劳累如影随形,而56岁的毛青从来就是一个敢啃“硬骨头”的人。就在前天,他又主动请战,担任火神山医院综合病区主任。

这是一个有着120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大病区,每一次查房,毛青都累得浑身湿透。然而,为了跟死神抢时间,毛青每次都把防护服穿到使用时间的极限。

“年纪不饶人了,常感觉要被防护服‘憋死’。”毛青说完,又一头扎进了病区。

生死攸关之际,像毛青这样坚守战位的军医还有很多。李琦,军队医疗队呼吸与重症医学专家,曾在非典防治工作中担任全军“抗非”专家组成员,拥有丰富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临床救治经验。

大年三十,作为国家相关督导组专家,他刚刚从外地完成新冠病毒防控督导任务返回重庆,就接到了出征的命令。本身就是一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他,背上呼吸机就上了抗疫一线。这些天来,他每夜都必须在呼吸机的辅助下睡眠。

病区查房,逐一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李琦每天在“红区”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他的55岁生日,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的生日许愿是:“愿天下再无疫情!”

有着十余年呼吸科临床经验的毛梅,每天在疫区一线高强度工作,采集病史资料、查体,筹划新病区布局,划分医疗小组,优化收治流程……谁又能想到,她其实也是一个身患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

穿上军装,即便明知前方是万丈深渊,也会挺身而上。

  用生命冲锋陷阵

军人,就该在战场上打冲锋。

宋彩萍6次参加海上、高原卫勤任务,4次参加国际医疗救护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烈性传染病防护经验。

驰援武汉,她4天里累计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然而,即使连干一个通宵,第二天,她依然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大家面前,队员们称她“永动机”。

军人,就该扛起如山的责任。

17年前,张丽敏参加过“抗非”之战。4年前,她又赴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如今,她把“小汤山经验”“抗埃经验”,结合实际运用到了这次护理工作中。大到病房区域的划分、医护流程的设计,小到“碰肘礼”、手势暗号、防护服上写鼓励画笑脸……每项实用招数都凝聚了她的智慧和心血。翻看她的工作安排表,每天都要密密麻麻写满至少3页纸。

军人,就该为战友“挡子弹”。

57岁的专家曹国强,至今仍战斗在疫情的高危地带——重症监护室。

每天,他的工作都像打仗,两眼一睁,忙到凌晨,就连走路,脑子里装的也都是患者病情。“睡觉都不敢睡得太实,随时要做好冲锋准备。”

一名女队员连日战斗后体力透支,胸闷、呼吸困难,身体严重不适并伴有剧烈咳嗽。她误以为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当即在住处痛哭。

“孩子,不要怕。”曹国强来到她的身边。来不及穿防护服,没有听诊器,曹国强直接用裸耳贴在队员背上听肺音。当听到双肺清楚的肺音,曹国强放心了。

事后,有人提醒他这样太危险。“打冲锋的路上必有伤亡,我愿为战友挡子弹。”年轻时,曹国强曾经上过西南边境战场,他懂得这种“挡子弹”的战友情。

用生命托举希望

胡明冬,呼吸与重症医学专家,曾参加过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等多次重大卫勤任务。此次抗疫一线,胡明冬的身份是多面的:

——当医生。从基础疾病到心理健康,从视频交流到手势沟通,甚至面罩松紧、呼吸机参数调准……胡明冬事无巨细地关心着每位患者。一位位重症患者的生命,被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当“尾巴”。每当医护人员进入“红区”,他就像尾巴一样跟在身后,督导他们做好每一步防护措施,不断提醒他们清洗污物、洗手消毒、换新手套,反复叮咛动作慢点、小心防护服……

——当“导师”。只要闲暇,胡明冬就会拉着队友从诊治要点、防控流程到注意事项,逐一过、反复讲,直到每名队员完全弄清楚为止。既要“打胜仗”,还要“零感染”,这是他的目标。

年轻的医生王斌说,他之所以报考军队文职人员,就是觉得这个岗位“外出执行任务机会多”。如今,考验来了!他与战友并肩战斗在抗疫一线。为了抢救患者,他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一整天没有小便,累得几近虚脱。工作间隙,为了给患者加油鼓劲,王斌带头在病房里张贴窗花、手写加油标语,营造积极乐观的气氛。

前两天,一位病情突然恶化的患者经他果断处置后,转危为安。医疗队收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也经他与战友治愈康复出院。王斌觉得,这样的岗位,这样的战斗,分外有意义。

从踏进病房起,何晓丽就经历了各种被感染的风险。给病人插管时,她亲眼看到患者泡沫样的痰被吸了出来。

“当时,感觉整个病房都飘荡着患者的病菌飞沫。”何晓丽说,此时个人防护哪怕出现一个细节失误,都会被感染。然而,“大医无疆,就是以命换命”。后来,因插管及时,这名患者被成功救治。

那次之后,何晓丽剪去了一头秀发,毅然留了寸头。“头发剪了可以再长,患者生命仅有一次。”

初心不改,使命永恒。面临生死,他们一往无前;治病救人,他们践诺如铁。历史将永远铭记:2020年,江城武汉,一群身着迷彩的医务工作者,曾“以命搏命”,在这里打过一场激烈的新冠病毒阻击战!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