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2月13日电 题:“疫”线“拆弹” 为生命“闯关”
新华社记者周科、王晓丹
新冠病毒,令人望而生畏。与它“作伴”,就好比是一次生命的“闯关”。
他们,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病毒“拆弹人”——检验员。
走进深圳市龙岗区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刺鼻的消毒药水味扑面而来。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内,如同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大家闻之色变的病毒,在我们眼里却是珍贵的‘劲敌’。”检验科负责人金玉娟说,来自龙岗全区的采样管在被层层包裹之后装进运送箱,送到这里来,每一次检测都充满了挑战,“在未知情况下,它像是一枚‘定时炸弹’。”
1月中旬开始,深圳陆续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金玉娟和同事们全员无休轮值,抓住一分一秒对疑似新冠病毒样本进行检测。近一个月来,她们每天要处理70份样本,高峰时超过130份。
“在拆除包裹、打开采样管、提取核酸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需要像‘拆弹般’谨慎。”曾与同事一起成功分离到我国首株新型虫媒病毒Nam Dinh的金玉娟说,所有样本均来自疑似感染者,提取核酸时若有不慎,病毒就可能通过溢洒等不同方式对检验员造成危害。
金玉娟告诉记者,病毒外面有一层衣壳,里面包裹的就是核酸。检测过程中,首先要对样本进行处理,使得衣壳破裂,再用特殊的方式将核酸提取出来。尤其是在开盖提核酸时,现场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人操作、一人协助,以防病毒“跑出来”。
“龙岗区第一批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就是我采样的。”检验员周健明说。
记者看到,脱下口罩、护目镜和手套的周健明,满脸勒痕,双手发白。他说,从穿上防护服到完成一批样品检测、脱下防护服,大概需要4个小时,“这期间是不能走出实验室的,更别说吃饭、喝水、上厕所了。”
新华社合肥2月9日电(记者朱青 徐海涛 黄博涵)近在“眼前”的病毒、手“握着”病毒、“环绕”着病毒,这里是安徽阜阳市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实验室,现在也是这个千万人口城市里最不能大意的地方
2 月 4 日晚,一位微博名 "naJenny" 的新冠病毒感染自愈患者,发长文回顾自己 11 天内从发现感染,到居家隔离,最后依靠药物和自身免疫力成功自愈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