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家坡农贸市场里,装修风格绿色清新的扶贫专区很显眼。三四个摊位上,各类农产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时令蔬菜应有尽有,尽管有些卖相不好看,但土味十足,很是吸引顾客。“一看就是刚刚从地里摘下来的,价格也比较合理。”有顾客说,每次买菜都是冲着农家土货来。据了解,这个“扶贫摊摊”每天仅蔬菜一项就能销售300多斤。
不仅如此,摊位的墙面上还有一个LED显示屏,上面滚动显示着贫困户信息,包括贫困的姓名、电话、生产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这样一来,不仅消费者买得更放心,也可为种养殖大户和消费者“牵线搭桥”,有需要大量采购的商家可直接与农户对接。
“我们提供贫困户信息,杨洋他们负责联系贫困户,集中收购农副产品,在扶贫摊位统一销售。”龙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韩臻说,这种集中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农产品分布散、数量少、销售难的问题。政府出资修建但不管经营,经营者专心服务、跑腿、经营,市民爱心消费……让“扶贫摊摊”充满了温情。
维持长期运营,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成为“扶贫摊摊”的宗旨。对于直接面对市场的杨洋来说,维持运营需要保本微利,为此,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从最初收购范围局限于观音岩村一地到如今扩大到周边,甚至还辐射其他乡镇;从一开始的线下销售到线上线下结合,既在市场里销售,又发展了区气象局、龙岗街道办、城区综合整治办公室等政府部门食堂和10多家餐饮店,提供配送服务。
“长期为我们供货的贫困户有130多户。”杨洋介绍,现在,扶贫摊摊运作已逐步成熟,自开业至今,平均为每户村民增收400余元。不仅如此,他还与观音岩村的贫困户达成协议,由“扶贫摊摊”提供资金、种子,贫困户以劳动力入股,发展了近10亩的直供蔬菜基地。“未来,我们还将拓展本地的李子、桃子等水果销售。”杨洋说。
半月谈评论员:刘一鸣 近日,云南一贫困户想要5吨水泥修建猪圈和厕所,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拨了3吨水泥。该贫困户想再多要两吨水泥遭拒绝后,产生不满,多次辱骂扶贫干部是“狗”,最终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
新华社石家庄1月23日电(记者刘桃熊)室外天寒地冻,室内热气腾腾。位于河北省辛集市中曹村村南的“扶贫车间”里,七八个工人正忙着搅拌粉芡、轧制粉条。 “今天出了多少斤了?”中曹村党支部书记李元仔细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