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大连1月27日电 题:汗水滴灌“幸福花”——残疾夫妻的“翻转人生”
新华社记者郭翔
“现在一天卖不到1000多块钱就像没赚钱一样。”尽管是新春佳节,但每天仍有客商到姜文南的温室大棚收购新鲜草莓,“今年赚个十二三万元没啥问题。”
64岁的姜文南是辽宁省庄河市蓉花山镇源发村村民,他和老伴李香春都在年幼时因患病落下残疾,“我右腿不利索,她半边身子不太听使唤。”
养蚕、种田、栽果树……姜文南打心眼里不认为自己残疾,“正常人干多少,我就干多少,还要干得更多。”包产到户后,姜文南栽苹果树、种玉米,“玉米产量低、苹果价格不好,前些年,一年忙下来纯收入就万八千块钱。”多年来,姜文南一直想着外出打工赚钱,但因为身体不便和需要照顾家庭没能如愿,成了村里的低收入户。
2017年,源发村有了扶贫项目,倡导村民种大棚草莓,每亩地补贴1.7万元。村里为大棚种植户规划了设施农业小区,修好路,通上水电,还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
“这机会太好了,种草莓我原来就有想法,就发愁没钱建大棚,国家给补助帮俺们,这好事上哪找?”姜文南第一时间申请建大棚种草莓,2.5亩面积的大棚加上草莓苗等共投入12.5万元,“国家补助了4万多元,从银行贷款5万元,自己投入了3万元。”
第一次种草莓的姜文南2018年就尝到了甜头,“当年就还了银行贷款,挣出了本钱。”2019年,老两口种草莓的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源发村党总支书记张奎涛说,老姜干一行钻一行,去年更新了草莓品种,“大伙儿都说,老姜种草莓有点教授专家的意思。”
农历正月的东北,室外是零摄氏度以下,而草莓大棚里炎热如夏,室内室外温差有30多摄氏度。捂得严严实实的老姜一进入大棚立马换上夏装,“大棚里干活儿,衣服很快就湿透了。”
2018年9月,澳大利亚发生多起水果藏针的恶性事件,引发民众恐慌。而就在近1年后,澳大利亚日前再度曝出类似事件,而这一次夹在水果中的“凶器”不仅仅是针,甚至还包括了钉子、刀片和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