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月9日电(记者王莹、包昱涵)2020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凌源市东城街道的房申村一片银装素裹。雪落知寒意,但张利荣家的花卉大棚里却暖意融融。3万株郁金香含苞待放,密匝而整齐。
挑选、打花、捆扎……张利荣在棚里热火朝天地忙活着,正值花蕾期的郁金香最适合售卖。“按今年的行情,这一棚就能挣个两三万元。”丝丝缕缕的花香中,张利荣笑得一脸幸福。
好日子总是来之不易的。
2010年,丈夫范振军因为患上癫痫和脑血栓一病不起,一家四口原本红火的日子一下如坠冰窟。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两个女儿先后辍学,但高昂的药费依然使张家垒起债台。
转机始于2016年,因病致贫的张利荣家被房申村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二年,村党总支书记于上协调凌源市总工会,帮扶张利荣2万元,鼓励她通过种植花卉脱贫。
凌源具有发展设施花卉产业的先天条件。这里冬季阴雨天少、光照充足,温室白天能大量蓄热,晚上在不加温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满足百合、郁金香等花卉的生长需要。
张利荣动心之余却也难免犹豫。没有技术、没有经验,家里的菜地也没经过肥料喂养,这花,能种得活吗?
摇摆不定之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科技特派团和凌源市蔬菜花卉管理局主动为张利荣提供了技术支持,凌源市润翔花卉专业合作社也帮扶了价值2000多元的花卉种球。
这像是一剂定心丸。张利荣决定豁出去了,试上一试!
2017年7月,张利荣种下了第一茬“西伯利亚”百合花。摸索着学习,忐忑中前进,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四个月,张利荣的第一茬百合挣了近4万元,一下就实现了脱贫。“心里特别高兴,就是那种不吃饭都饱的感觉。”回忆起靠种花挣到第一桶金的感受,张利荣仍然激动地双眼放光。
冬闲时节,肃州区“丰乐巧姐”扶贫车间的姐妹们却格外忙碌。一根根丝线,一串串珠子,在她们手中穿梭、回绕,一个个精巧的花瓶、桌摆等手工制品就制作完成。
今天,离2020年元旦还有两天。记者如约来到了洞头,与驻守在这里的“海霞女子民兵连”共迎新年。暖糯的阳光均匀地铺洒在这座东南沿海的小岛上,冬日的午后暖暖的海风扑面而来,仿佛能从中嗅出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