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刘少华:草原上的“歌者”

刘少华:草原上的“歌者”
2020-01-02 15:52:01 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日电 题:刘少华:草原上的“歌者”

新华社记者 勿日汗

人们爱用“歌者”称呼他。

在4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他扎根草原、跋涉边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歌颂时代、赞美人民,展现民族团结,成为“唱响主旋律、讴歌正能量”的杰出代表。

他,就是1年前逝世的内蒙古日报社原首席记者刘少华。

  “文章不仅是用笔写出来的”

1953年出生的刘少华,从事新闻工作40余载,获得过范长江新闻奖,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文章不仅是用笔写出来的,还需要汗水、泪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他说。

1990年初冬,刘少华赴内蒙古乌达矿务局五虎山煤矿采访。他一次次跟随矿工们下到800米深的昏暗矿井,手脚并用爬到作业条件最艰苦的采煤点,真实记录下矿工们在深井下的工作状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要写800米井下的矿工,必须爬到800米井下去,少1米也不行。”刘少华说。长篇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发表后,打动很多读者,被多家媒体转载,一封封来自煤炭、地质、测绘战线读者的信件寄到刘少华手中。

1998年,内蒙古东部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当时的刘少华因车祸大腿里还打着2块钢板和11根钢针,但他毅然请缨上抗洪前线采访。

40多年来,刘少华不忘初心,始终战斗在新闻宣传一线,出色完成一项项重大新闻宣传报道任务,用冲锋一线的“脚力”、洞察社会的“眼力”、思辨万象的“脑力”和捕捉万物的“笔力”,诠释着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使命担当。

  “不拥抱太阳,不会有蓝天白云”

“不拥抱太阳,不会有蓝天白云。”多年来,刘少华用一篇篇详实、客观、公正的报道,传递新时代道德风尚和榜样力量,带给社会巨大正能量。

刘少华采写的报道充满真情实感。为报道原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的事迹,他乘出租车前往牛玉儒生前关心的呼和浩特市二环路采访,在车上与司机聊起这位这座城市的主官,司机说:“牛书记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是人民的好官,你写他我不要你的车费。”

采写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农村基层干部戴成钧时,刘少华深入到这位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35岁病逝的年轻镇长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采访在受访者的抽泣与哽咽中进行,交织着刘少华感动的泪水。结束采访回到呼和浩特已临近春节,但他一刻不想停歇,利用春节假期完成了洋洋万言的通讯。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4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刘少华用心拥抱美好,用笔讴歌美好,让真善美的阳光闪耀辽阔草原。

  “匆匆地来,慢慢地走,握住草原温柔的手”

刘少华不是蒙古族,但却十分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创作了许多蒙古族同胞喜闻乐见的作品。

1998年,在呼伦贝尔草原结束抗洪抢险报道的他在离别宴席上即兴赋诗一首:“匆匆地来,慢慢地走,握住草原温柔的手……”在座的一位作曲家记下诗句并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牵手草原》。

“如果给我发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奖,我会欣然接受。”刘少华这样说。

“刘少华是位汉族记者,他扎根大草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情歌颂民族团结,与边疆牵手,与草原同行。”内蒙古日报社这样评价刘少华。

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草原牧民收养3000名南方孤儿的故事,几十年后深深震撼了广东爱心人士张宇航,他联合广东爱心团体在内蒙古开展助学行动。刘少华敏锐意识到,这是弘扬民族团结的好题材。2005年冬天,他进草原、赴南国,寻访一个个被资助的孩子和资助者,亲历一次次催人泪下的感动,撰写出荡气回肠的长篇通讯《来自珠江的爱》。2006年1月,通讯发表后好评如潮,内蒙古日报连续发表14篇“读后感”和后续报道。

“我不仅要当草原文化的学习者、宣传者、传承者、捍卫者,还要努力当草原文化的创造者。”数十年如一日,刘少华用心记录草原民族团结佳话,用笔见证伟大祖国发展进步,将生命融入大草原、汇入大时代。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