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1日电(记者周琳)1月1日清晨的上海杨浦滨江,伴随一声鸣笛,400多名市民开启了新年的健步走活动。起点正是位于滨江岸线的“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告别“临江不见江”历史,沿着黄浦江的这条党建服务带,正生动演绎着“还江于民”的鲜活实践。
“人人屋”外形是由木结构搭成的“人”字,内里是一个玻璃小屋,围绕着小屋是一片片芦苇,坐在小屋里望出去,就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取名“人人屋”,是为了彰显党建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1日,记者走进杨浦滨江岸线上这座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发现,游人络绎不绝,有过来观赏滨江景观“打卡”的,也有过来免费量血压、取矿泉水的。
这个临江而建的党群服务站不仅是可供行人休息的驿站,还是一个“服务+活动”的空间。记者看到,江边游客、周边市民不仅可以借阅图书,还能通过智能电子屏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和历史,同时提供咨询、饮水、手机充电、量血压等各种服务。服务站外面的广场上,时不时会组织红色电影周、健身跑等活动。
徐捷是“人人屋”的志愿者之一。平日里,她通过讲解和全息沙盘的展示,让周边的年轻人能够了解上海百年工业的传承和转型发展,把党建与历史、人文融合在一起。“让大家走进来、坐下来,听听看看,下次还愿意走进来歇歇脚。”
像“人人屋”这样的党群服务站,沿着5.5公里的杨浦滨江岸线还有5个,每个都设置了不同的主题。秦皇岛码头驿站,如同一个船舱,在这里可以读到老一辈革命家赴法勤工俭学的历史,还能生成个性化的明信片,把红色码头的故事带回家;雨水花园驿站,观赏百草,享受满眼绿意;跑步驿站,提供更衣室、跑者互动及休闲空间;大桥公园驿站,粉黛乱子草组成的“粉红田野”旁,展示着老工业基地的“三转一响”等遗存,可以感受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变迁。
“我们坚持全年无休,新年不打烊。”杨浦区大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涛说,2020年小屋还会增加更多的功能。
新华社上海9月28日电(郑钧天、张曼麟)记者在28日举办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上获悉,杨浦滨江南段、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将于9月29日向市民开放
8月7日晚6时,四川绵阳一名14岁的女孩离家后至今未归,家属已发布寻人启事。9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在监控中,女孩最后出现的地方是绵阳城区滨江广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