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在稳慎中坚定前行——我国农业转基因研发成效综述
新华社记者董峻
中国人是不是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小白鼠”?
研发和推广转基因农产品是“利益集团阴谋”?
市场上买到的转基因食材能不能放心吃?
我国对转基因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态度和成效如何?
这项技术在全球应用情况怎样、未来前景如何?
……
一直以来,转基因是个热度不减、谣言不衰的社会焦点话题。记者日前采访权威部门和专家进行全面介绍。
无须“谈转色变”
转基因农产品安不安全是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些人觉得转基因食品会潜移默化改变人体基因。其实,如果对基因有基础认识、又对农业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转基因就没那么神秘了。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谢道昕介绍,生物体的每种性状都由其自身基因决定。自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来,一直通过对野生植物的不断驯化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栽培品种。与其野生祖先植物相比较,所有的栽培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各种蔬菜)都发生了大量基因的改变。每次选育出新的、更好的农作物品种,都是对优良基因的选择、聚合和利用。
“今天的农作物已不再是‘天然’品种,而是经过千百年人工选育获得的品种。”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杂交育种和转基因两种技术都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实现了基因的转移与交流,从而满足高产、优质等需要。
转基因技术育种更具优势的是,能将一个生物体中结构明确、功能清楚的基因取出,让其在另一个作物体内“安家落户”,实现了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重组。因此这项新技术不仅更精准,来自其他物种的基因资源还大大扩充了作物自身的基因库,使作物具备人们期望的抗虫、耐除草剂、抗旱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