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2月12日电 题:扎根贫困藏区的“火炕书记”——记扶贫驻村第一书记马生君
新华社记者王大千 周喆
记者第一次见到“火炕书记”马生君,是在西宁市一家医院病房里。抱着刚刚出生的儿子,这位衣着朴素、皮肤黝黑的西北小伙笑得很开心。
自2015年11月担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特合土乡夏曲村扶贫第一书记以来,马生君很少能拿出假期陪伴家人,他说:“明天就要启程回村。我生命中下一个重要时刻,一定是夏曲村脱贫摘帽那一天。”
想“拔穷根” 先“医病根”
夏曲村位于三江源地区草山深处,平均海拔4420米。2015年6月,26岁的马生君从青海大学毕业,成为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的一名环评技术员。因踏实肯干,又有环保专业基础,刚入职的他成为组织选派驻村扶贫的第一人选。
初到夏曲村,恶劣的环境让马生君很不是滋味:旷阔草原上有不少生态恶化形成的黑土滩,畜牧业发展难;道路坑洼泥泞,交通出行难;定居点取暖设施不全,带着帐篷转场的牧民住宿条件更差;河流周边风吹垃圾跑,卫生防疫差……夏曲村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致富更难。
“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很多因病致贫,而病因是高寒艰苦的环境。放牧时直接饮用不干净的河水,寒冬取暖靠火炉加牛粪,包虫病、妇科病、风湿病等易发多发 。”马生君说。
要“拔穷根”,必须先医好“病根”。马生君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查阅材料,研究取暖方案。他说:“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在儿时家里用的火炕上加入热水系统,或许能消除恶性循环,减少群众因病支出。”
为了设计施工图,这位80后第一书记常工作到凌晨。历经反复试验,他倾注心血的“火炕+热水取暖”系统终于研制成功。
新技术的推广并不顺利。牧民们习惯把羊皮铺在地上当成床,对他们而言,火炕“太高”,不适应。
有人抱怨“这里穷惯了,做什么都白费劲!”别人怨天尤人时,马生君却认准了一条路:用实实在在的改变,树立正确导向,以点带面,改变人心。
为了让牧民接受新鲜事物,马生君组织召开群众大会讲解防病知识,介绍新取暖系统。但村民居住分散,一到集中宣讲不仅缺席人数多,会场纪律也乱。
“一次不行就两次!”面对不愿尝试新取暖系统的村民,马生君三天两头上门发放宣传册,给他们补课。
在马生君的引导说服下,达日杰成为参与试点的村民之一。新取暖系统安装后,达日杰的床铺变热了,他通过热水系统对饮用水灭菌消毒,有效降低了包虫病传播的可能性,家里再无人“因寒致病”。
2017年10月,“火炕+热水”系统在10家牧户试点成功,“火炕书记”因此得名。
思路通了 致富路也通了
没有丰富的虫草资源,夏曲村更适合发展畜牧业。“村子的路通了,牛羊才能运出去。”对于修路,群众意愿很强烈。马生君多方争取,获得投资额613.7万元的乡村道路项目资金。目前,他正探索建立农产品科技服务平台,为牧民提供畜牧养殖和销售信息,走“互联网+畜牧”之路。
要致富,就要丢掉“等靠要”思想。夏曲村70%以上的牧民是文盲,大多依靠政策补助维持生活。
“我从小在贫困家庭里长大,国家支持我上了大学。掌握实在的本领,才能断了‘穷根’。”马生君说。2016年,村里开始实施“致富能人+贫困户创业”,开展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贫困户文热一直没有工作,马生君鼓励他从牦牛养殖学起,目前文热月收入已达3000元。
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牧民脱贫的关系,是摆在马生君面前的另一道考题。深思熟虑后,他将目光放在73.5万亩黑土滩上,带领村民种草。2015年以来,夏曲村获2750万元投资治理黑土滩,设立管护员岗位79人,深受群众欢迎。
“我们的好书记”
2019年,夏曲村有了喜人变化:包虫病发生率从15%下降到9.94%,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提高到8600元,还有120千瓦离网光伏电站、安置点公共厕所、安全用水机井52口……一桩桩实事好事,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因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一些藏族群众曾对这位回族小伙“很不屑”。如今,群众有了信心、有了奔头、有了干劲。他们竖起拇指,亲切称赞马生君为“我们的好书记”。
四年来,马生君日夜驻扎在村里,与“贫困”不折不挠地“死磕”。展望未来,他最大的愿望是三江源草绿河清牧民富。
“我给孩子取名为‘马勤睿’,希望他像一匹勤奋睿智的骏马,奔驰在美丽富饶的三江源。”马生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