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2月12日电 题: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一个大石山区贫困县的返乡创业故事
新华社记者胡正航
在广西天等县返乡创业园内,广西桥芬迪皮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康业正在厂房内一边确认销售订单,一边叮嘱流水线上作业的工人注意安全。
“今年我们的营业收入预计可达到5000万元到6000万元。”黄康业说,他是天等“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之前在广州工作,一直想找机会回家乡发展。
天等县地处大石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45万总人口中有13万多人外出务工,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人虽离家,情却恋乡。
“听说家乡提供利好政策,返乡创业头几年还可享受厂房免费的优惠,家乡这么‘给力’,我就把公司的生产线迁了过来,广州那边只留少量人员负责接单和销售等工作。”黄康业指着一个成品皮包说,公司生产的皮包出口到英国、美国、智利、马来西亚等地。
黄康业口中的利好政策,就是天等县党委、政府为吸引更多能人返乡创业就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地建设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目前,已有25家企业入驻园区,20家已建成投产,共安置劳动力986人,其中贫困户315人。
贫困户潘泓婷刚来桥芬迪公司上班一个月。此前她和丈夫在广州务工,虽然收入不错,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一直是她的牵挂。“这一个月来我对园区、公司都比较满意,不忙的时候可以随时回家看老人、带孩子,感觉很幸福。”
记者从天等县了解到,不少返乡能人还在乡镇村屯开办加工基地,就近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我们既有自治区A类园区的返乡创业工业园区,也有遍布各乡镇村屯的扶贫车间。”天等县委常委、副县长郭强说。
步入进结镇扶贫车间小区,东莲内衣厂就业扶贫车间内一片繁忙场景。进结镇干部赖迪说,这个车间由此前在厦门务工创业的天等老乡创办,加工的产品提供给总公司用于出口,既为公司降低了用工成本,又为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提供了条件。
45岁的农凤金在东莲内衣厂上班已有一年。谈到自己的这份工作,她说:“我每天从家里骑电动车到车间只要20多分钟,一个月平均能挣约2000元,中午、晚上还有免费饭菜,我去年脱贫了!”
与此同时,返乡创业工业园区中的豪辉公司、九零零饰品公司和康瑞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到乡镇创办扶贫车间,工人大多是本地村民,为附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天等吸引了800多人返乡创业,同时围绕“种养贸游工”等产业创建了“扶贫车间”308家,带动就业1万多人,其中5600多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通过引导和鼓励能人带技术、资金、项目返乡创业,大石山区贫困县天等开启了“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良好局面。
原标题:返乡创业天地宽有“中国蔬菜第一县”之称的山东聊城市莘县,越来越多的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返乡创业人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一批批“田秀才”“土博士”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8日电 题:冯继昌:致富不忘乡邻 返乡助力脱贫 新华社记者郭雅茹 暮秋的艳阳洒向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高山深林,县城南部一条弯弯绕绕的村路沿着河道伸向群山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