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鸡博士”姜和平:让贫困户家的土鸡“飞”得更远

“鸡博士”姜和平:让贫困户家的土鸡“飞”得更远
2019-12-05 20:36:01 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5日电(记者魏婧宇)在内蒙古武川县白彦山村,一群群土鸡在山林间溜达,不时低头捉几只虫子吃,有的土鸡还扑棱着翅膀跳上树枝。

白彦山村以养鸡为主要产业,十几年前家家户户都是集中养殖,看到这种散养鸡,村民们会说“这是不懂技术的人这种养法,小鸡苗撒在外面就不管了”。如今,村民们了解到生态养鸡的好处,基本都开始散养“溜达鸡”。帮助村民改变养殖思路的,正是武川县山林虫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姜和平。

“散养不是随便养,而是以更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什么时候放到山林中,什么时候收回来集中养殖,小鸡除了吃虫子还要补喂什么饲料,都是有讲究的。”姜和平说,山林放养的鸡以虫草为食,夏秋季可节约饲料30%到50%,鸡群回归自然后品质更好,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散养的鸡每只能卖100多元,产的绿壳鸡蛋每斤15元,是普通鸡蛋的3倍。

姜和平是白彦山村最早的养鸡户,1991年创办了村里第一家肉鸡养殖场。近30年来,他不断摸索新的养殖方式、提升养殖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他还带动贫困户发展生态养殖,将自己探索出的新养殖技术、培育的优良土鸡品种分享给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家的土鸡“飞”出穷山窝。

2017年,姜和平成为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开始系统性地在武川县及周边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带动更多贫困户养鸡。只有高中学历的姜和平,成为村民们心中的“鸡博士”。

姜和平总说:“养鸡看上去普通,但也离不开科技。”他开始养鸡,正是感受到科技对养殖的重要性。1985年,19岁的姜和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不知道做些什么营生的他,从一篇科技报道中得知,有一种新品种肉鸡,能每月增重2.5公斤,两个月出栏。“真有这么好的肉鸡吗?”将信将疑的姜和平找朋友借了5000元,购进鸡苗开始肉鸡养殖,几年内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还办起了规模化养殖场。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