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记者张璇)今年“双11”前,为了更好地把“农货”卖成“网货”,多个贫困县或欠发达县的县长们登录网络直播、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直播卖农产品,他们为自家产品实力“打CALL”。有网友笑赞道:“这些县长直播里没个‘县长样子’,但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样子。”
直播变成了新农活 数据变成了新农资
7日下午6时,已是下班时间,但对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书军和县长助理刘寒来说,他还要赶赴一场特殊的“应酬”——与网友互动,直播卖农货。
刘书军和刘寒在电商平台上开了直播号,帮助农民卖货。这场直播总观看量超过4000多人次,短时间成交400多单,成交金额超过2万元,牛奶和竹笋成为热销品。
一罐野蜂蜜168元,在“二刘组合”的实力推销下,直播期间成功售出。据悉,这罐蜂蜜是刘寒在山里一户贫困户家里发现的野蜂蜜。这户家里夫妻二人都有残疾,刘寒帮忙把这个野蜂巢割下来,将卖蜜所得5000多元,给了这家人。前几日,刘寒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大山里的丹口村,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双11”能卖出更多的农产品,准备看看山里冬笋的情况。
有村民说,自从有了县长直播,他们的农产品好卖了很多。“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数据变成了新农资。”在刘寒看来,直播正在让农产地和市场连接更加紧密。
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带领全县脱贫,多个贫困县或欠发达县的县长们赶起时髦,加入直播大军。他们来自甘肃、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江西、新疆等地。据悉,每两天就有一位县长走进直播间,参与互动的用户超过2亿。
“扎堆”直播 促进贫困农民增收
今年7月,在一场扶贫直播的现场,江西寻乌县委常委、副县长米雅娜特意换上了一身漂亮的裙装,在镜头前展示介绍寻乌县的农产品百香果,还当场切开了一个百香果试吃。这场仅仅2个半小时的直播,总观看量超过220万人次,2万多斤百香果全部售罄,出货量相当于20亩地的产量。
米雅娜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电商是农产品上行的一个载体和渠道,对农业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直播、短视频这类传播方式,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年轻群体,而这个群体正是我们做农产品品牌化或者进一步提档升级需要抓住的重要群体。”
在网红界,贫困县县长们绝对属于“非主流”,网友们偏偏却很“买账”。淘宝高级业务专家朱曦说,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群“网红”在直播摄像头面前和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反差实在太大了。这种“反差萌”,直接转换为直播平台的“吸睛指数”,进而成为县长们的带货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认为,直播卖货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不仅减少了传统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中间环节,同时也快速打通了市场供需的信息,推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为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实际有效的探索路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已经有近百个县的县长参与了多个平台的直播活动。其中,有8个县在2018年已经脱贫摘帽。
把直播的“新鲜感”变为产业长久的“保鲜期”
“互联网+”模式的迅速发展,使贫困地区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从“输血”到“造血”,电商扶贫为全面脱贫提供了解题良方。“县长直播”给外界带来了“新鲜感”,但这些参与其中的县长们却在思考,如何让直播的“新鲜感”转变成产业长久的“保鲜期”。他们给出的答案是“长久发展需厚重产业基础”。
米娅娜说:“直播销量瞬间爆发增长,带给我们惊喜之外,其实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产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的脐橙在电商销售中包括包装、物流上都曾一度跟不上,通过迅速调整,我们正致力于让农货产品的通道更顺畅、品牌更深入人心。”
安徽省砀山县素有“梨都”之称,全县年产酥梨15亿斤。今年的每次直播,砀山特色水果产品的销售额都突破100万元,破除了丰产不丰收的“魔咒”。曾在安徽砀山县挂职副县长的朱明春说:“通过直播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求信息可以直接反馈,据此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有助于果农增收。”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春根介绍,自2018年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通江县按照“新农人+市场化+全链条”发展思路,打通了电商发展产业链。
在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对巴格达迪临死前状态的描述颇有画面感:一边“啜泣、痛哭、尖叫”,一边被军犬逼入地道的死胡同,然后引爆炸弹背心自杀,“像狗一样死去。”
当直播越来越火,个人隐私权也频频遭受侵犯。截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97亿。在这个被称为“全民直播”的时代,人人不仅有麦克风,人人还有摄像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