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王沁鸥:走向珠峰 走向高原

王沁鸥:走向珠峰 走向高原
2019-11-07 09:07:00 新华网

王沁鸥:走向珠峰 走向高原

王沁鸥徒步至6500米营地途中

  【演讲稿】走向珠峰 走向高原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记者王沁鸥。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段视频,是我的同事今年在采访途中为我拍摄的。大家可以猜一猜当时是几月份。

答案是:当时已经是5月21日了。我特意查了一下,那天在我的家乡北京,气温是31摄氏度。然而照片中的地方,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这个没有夏天的地方是哪里呢?那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视频里,我和同事当时正处在从海拔5200米的登山大本营,向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徒步进发途中。

在珠峰,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再往上,就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以使用了,只能靠走。那么,我们上去做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今年年初,网上出现了“珠峰景区永久关闭”、“尸体、垃圾成堆”这样的热搜。作为一直关注珠峰的记者,我在编辑部的调度下,在采访后写了几篇解释性稿件,但我心里一直有一丝疑惑:珠峰海拔5200米之上的地区,车辆无法到达,所以山体上的环境情况,近年来几乎没有媒体实地调查过。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普通游客心里,能去一趟珠峰大本营,就已经像到过了世界尽头。去年,我曾在大本营跟踪采访登山活动,住了一周的帐篷,也一周没洗澡,每天抱着小氧气瓶和暖宝宝才能勉强入睡。那时我觉得,我跟珠峰的缘分,也就到这儿了。

但没想到,今年,关于珠峰的争议话题恰恰集中在比5200米还要更高的区域,还要不要去呢?

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当然选择去。

这一趟,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在珠峰脚下的村民顿珠,他现在是珠峰环保大队的队员。登山季期间他负责在5200米和6500米之间来回巡逻、捡垃圾。这是一份有工资的工作,所以更多的村民都在加入这个行列。

另一位村民次旦格桑也跟着我们上山。往年他家的牦牛是用来帮登山队运物资的,但现在因为从山上向下运输垃圾也可以称重换取收入,他现在恨不得把家里的牦牛都赶上山只运垃圾。

垃圾成堆的景象,我们没有看到,却收集到了大量故事。所以我们进行了多场中英文直播,邀请当地村民和管理者出镜,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真实的情况。

但连续两年珠峰登山季报道后,让我再回答明年上不上珠峰这个问题,我可能是要犹豫的。

我今年在大本营发了一条微博。我当时说:“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么难一份工作啊?头疼到炸裂,明年再不来了。”发那条微博的时候,我正在帐篷外等同事,由于头太疼,所以直接坐在了地上——我站不住了。

三年前我研究生毕业,离开家乡北京来到这里。那时西藏是诗与远方,而来到这里后,我看到了艰苦岁月中的老西藏精神,看到了新一代西藏建设者用热血接续奉献,看到了边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看到了对祖国的赤诚,看到了青春应有的样子。

我想我还会一次次走向珠峰,走向鲜有人踏足的高原。因为来到西藏,便守土有责。

  (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主要从事体育、科考,以及重大主题等领域的报道。2018年4月至今,共5次前往珠峰实地报道登山季,在海拔5200米及以上营地住宿和采访累计超过20天,2019年徒步前往海拔6500米营地采访。2018年海媒系列报道获新华社社级好稿。)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