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在扶贫搬迁小区的村民马青东为家里添置了双开门冰箱,从沟岔里的泥瓦房到村中心位置的二层楼房,马青东的幸福感满满。他说:“为了让我们住得好,冯书记说服家人,让出了自家土地,在村里最好的位置给我们建房,我们心里很暖。”
道路畅通了,村里环境美了,困局打破了,人心聚拢了,乡亲们赞叹连连:“有这样的书记,咱村有希望。”
有了好环境,更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从苦日子里走出去的冯继昌清楚,让216户623名贫困村民脱贫,关键要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提升“造血”能力。
根据村里情况,冯继昌请来高校专家,开展板栗剪枝技术培训,提高传统板栗种植产量,并组织致富带头人集中收购板栗,稳定价格。过去需要走街串巷动员的技术培训成了“香饽饽”,村民争先恐后学习管理技术,收入逐年增加,今年全村板栗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另一方面,他为村里引进食用菌栽培项目,建起食用菌产业园,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收益分红覆盖全体贫困户。为近百名贫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年有工资收入1万至1.5万元,成为扶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存,冯继昌还带领党员干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目前,龙潭杏花节、峡谷漂流、特色牧场、龙潭风情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农家乐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已初具规模。今年,龙潭村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余万元,直接带动8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让村子越来越美,让全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冯继昌的带领下,如今的龙潭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更“翻身”跃居全县发展前列。
新华社贵阳9月23日电 题:乌蒙彝乡“索玛花”袁博:守初心担使命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新华社记者骆飞 9月开学季,亲自把16个孩子送到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后,袁博才觉得踏实了些
新华社福州7月14日电 题:闽西北三位灾区村民的希望与行动 新华社记者林超 6日起,一场大雨袭击了闽西北山区。记者近日走进灾区,看到山洪摧枯拉朽般冲垮房屋、冲毁农田,但没有毁掉这里百姓脱贫的决心与希望
原标题:庄稼地遭野猪肆虐 村民无奈用这招通宵驱赶穆棱市共和乡东光村有132户居民,大部分农民的耕地都靠着森林,一到秋季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成群的野猪就会跑出森林祸害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