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董瑞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一支研究团队日前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驱动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方式,为建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技术集成和示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该成果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研究人员历经10年,系统监测了浙江省开化县古田山24公顷样地内超过100个物种、2.5万多株木本植物幼苗,并选取34个物种、320个植物个体,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在此基础上,对群落内植物种内相互作用强度和植物累积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速度的种间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估。
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累积病原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的速度在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并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首次实验证明了植物种内相互作用强度是由有害的病原真菌和有益的菌根真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颠覆了基于病原菌—植物种内相互作用的经典群落多样性维持理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森林植被类型,约占国土面积的1/4。但经历了史上频繁、大规模的人为干扰,绝大部分原生性植被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的原生地带性植被多已消失殆尽,少量保存的原始林也较为破碎,亟须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开展保护和修复。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题:关于“超级真菌”的N个真相 新华社记者陈聪、屈婷 “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致死率极高”“公共卫生新威胁”……一种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日前刷屏朋友圈,引起一些网友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