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9月28日电 题:我以芳华伴敦煌——记敦煌研究院建院75周年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张玉洁、马希平
亘古星宇下,莫高窟静立千年。一代代年轻人来到戈壁大漠,择一事,终一生。因为他们的陪伴,古老敦煌始终是青春模样。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75周年,200余名在敦煌研究院坚守逾30年的职工受到表彰。沉甸甸的纪念章上,刻画着九层楼、拈花手和他们的名字。
1944年,惊艳于中国艺术之美,画家常书鸿从法国巴黎来到大漠戈壁,白手起家开始了敦煌研究院的创业史。从此,这块凝结人类千年智慧的地方,源源不断地吸引青年到来。江南姑娘樊锦诗坚信“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向”,中文系学生赵声良心想“敦煌学也应该中国人来做”,艺术世家出身的娄婕则是为了父亲的嘱托……
当时的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满怀热情的年轻人却在这里看到了事业的春天: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5万余件藏经洞出土文献均是举世罕见的研究宝藏。
“30年前我刚来的时候,这里非常荒凉,睡觉得先清扫床单上的沙子。条件不留人,但感情留人。前辈领导爱才惜才、非常宽厚,对年轻人非常好。从北大博士后出站后,我还是回到敦煌、扎根敦煌。”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说。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曾刺痛国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敦煌研究院以国际交流加速青年人才培养。
1988年,敦煌姑娘李萍被派往日本留学。“站在国外看祖国,更加热爱祖国。学成归来,我就想用专业知识探索出莫高窟价值呈现的更好方式。如今,讲解队伍从‘五朵金花’到300余人,讲解语言从中文到六国语言,开放模式从单一到分众多元……”
在千年敦煌前,75年只是短短一瞬。75年间,一代代人青丝变白发,初心不悔。他们抓住时代的接力棒全力奔跑,初步建立了敦煌石窟综合保护体系,基本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全面构建了敦煌石窟文化弘扬体系。
如今走在莫高窟窟区,绿树成荫,鲜花烂漫。游客有序进入洞窟,欣赏着千年前能工巧匠的妙手佳作,感受着文化交融的痕迹。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实时计量着洞窟的纤毫变化。
数字化手段更让敦煌文化穿越万水千山,抵达世界各个角落。从动画到音乐,从游戏到公益,古老敦煌在当代展现出勃勃生机,越来越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而这背后,正是人们75年来对敦煌文化孜孜不倦的保护、研究与弘扬。
“没有丝绸之路的发展,莫高窟的营造是不可想象的。敦煌体现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丝路精神,今天研究敦煌意义重大。我们也走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帮助他们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
如今,优厚的学术环境和机遇吸引着更多年轻学者前来扎根。“我们青年一代要更注重精细化、国际化,为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郭青林说。
敦煌承载沧桑历史,一代代文物工作者以一生与它作伴。正因为一代代年轻人的奋斗,敦煌才展示出生生不息的活力,滋养着当代人的心灵。
“冥冥之中的缘分,让我必定要到敦煌来,而且就像现在这样,我已经是敦煌人了。”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部长娄婕说。
新华社广州8月29日电(记者胡林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29日在广州高新区揭牌,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光电子技术与系统、新能源、生物医学成像、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6个领域
5月11日,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图为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院长贺佑国(左)与清华大学公共研究院副院长袁宏永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