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天下为公谋大同——从壮阔70年看中国贡献
新华社记者李忠发、杨依军、郑明达、罗鑫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雄心壮志,贯穿于这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70年来,伴随着历史性跨越,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新的时空坐标里,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展现出更加宽广的胸襟与深厚的情怀——
“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
道路——中国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自从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我就一直在种,从此再没饿过肚子。”
距离北京万里之遥的马达加斯加,55岁的稻农拉奈弗马纳纳·乔治谈起不堪回首的苦楚经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已成为该国的货币图案。
多年来,由于引入中国水稻种子和先进技术,非洲饥饿问题得以大大缓解。5月7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在马达加斯加揭牌,双方合作进一步提升。
吃饭问题,曾经是摆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时甚至有人断言,新中国“任何一届政府都无法解决”。
70年斗转星移。如今,中国不仅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还累计向近1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
世界银行评价,中国减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达席尔瓦也感慨:“那些声称中国不能养活自己的预言宣告破产。”
曾经,三面环山的义乌人迫于生计,走街串巷,易物换钱。如今,“鸡毛换糖”的马路市场早已成为“世界超市”。目前,义乌拥有市场经营面积640余万平方米,经营商位7.5万个,汇集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