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叫停海外拍卖、启动国际诉讼、敦促外国机构退藏……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成功“追”宝都有哪些高招?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王鹏
2019年春,罗马。随着中意两国代表交换相关证书,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被正式返还。这次文物返还,是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舆论称之为“最美的重逢”。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追索流失文物领域面对众多新问题:曾被抢走的国宝即将在海外被“合法”拍卖怎么办?盗墓贼疯狂盗宝违法私卖出境怎么办?被盗掘国宝却被捐赠给外国博物馆“依法”收藏怎么办?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救“虎”归“馆”:把准国际风向 团结就是力量
青铜“虎鎣”,圆明园旧藏,是现存唯一一件以虎为装饰主题的商周青铜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青铜“虎鎣”从此流落英国。
2018年3月,英国一拍卖机构网站显示,国宝“虎鎣”将被拍卖。一旦拍卖完成,“虎鎣”就很可能再次“虎落平阳”,落入垂涎中华国宝者手中,甚至下落不明。
坐视国宝散失,还是谋划奋起救“虎”?这是一个选择。
中国政府做出了选择:“将继续按照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开展流失文物追索。”
中国市场做出了选择:“如该拍卖机构执意拍卖我国流失文物,将终止与其开展的一切商业合作往来。”
中国人民做出了选择:“要求一切机构与个人尊重属于中国的文物!”
众志成城。一个“惊天逆转”戏剧性地出现了——该拍卖机构负责人向国家文物局表示,购得“虎鎣”的境外买家希望将其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2018年12月,青铜“虎鎣”正式“入住”中国国家博物馆,从此“猛虎归山”。
新华社太原6月25日电(记者孙亮全、胡靖国)继4月份向山西省文物局移交万余件被盗文物后,山西公安机关25日再次向文物部门移交涉案文物12780件。两次移交的被盗文物总数达到254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