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草原的“蒙古式摔跤”搏克、西北回乡的“平民曲棍球”木球、南国大地的“中国式橄榄球”花炮、帕米尔高原上的高空走绳“达瓦孜”、白山黑水间流行的朝鲜族打秋千、雪域高原上的“大象拔河”押加……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很多备受追捧的民族体育项目,体现了农牧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或成为群众喜爱的健身休闲方式,或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项目,或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不同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轨迹、自然社会条件存在差异,孕育出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国家民委相关负责人说,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注重提升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弘扬体育精神、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人文特色,更加注重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
增进文化认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射弩项目西藏代表队队员次旺曲珍,已是第六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她的本职工作是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完全小学教师,曾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拿过金牌。“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让各民族同胞因体育相聚,给大家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次旺曲珍说,“多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我在全国各地交了很多好朋友。”
次旺曲珍参加的射弩比赛,起源于云南等南方地区,原本在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盛行。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推动下,各民族将本民族的特色传统体育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原来仅局限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特产”,逐渐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花炮、龙舟、板鞋竞速等南方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如今在北方大地越来越流行;东北满族人民酷爱的珍珠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也生了根。
原标题:【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内蒙古:民族团结心聚力绿色长城筑北疆呼麦起,野草生香沁心脾。微风吹,碧草摆动弄新潮。七月的内蒙古大草原,美不胜收。内蒙古的美,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待。
新华社突尼斯9月10日电(记者黄灵)的黎波里消息:利比亚“国民军”10日宣布,“国民军”最近3天在首都的黎波里南部的战斗中对民族团结政府的军队造成重大打击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6日电(记者尚升 齐易初)“我结亲,你认亲,民族团结一家亲;心相通,脉相连,携手共建大家园……”宽敞的活动室里,数十名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欣赏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欢声笑语不时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