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磅礴力量——新中国“最年长”运动会的文化融合密码(4)

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磅礴力量——新中国“最年长”运动会的文化融合密码(4)
2019-09-15 17:07:00 新华网

北国草原的“蒙古式摔跤”搏克、西北回乡的“平民曲棍球”木球、南国大地的“中国式橄榄球”花炮、帕米尔高原上的高空走绳“达瓦孜”、白山黑水间流行的朝鲜族打秋千、雪域高原上的“大象拔河”押加……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很多备受追捧的民族体育项目,体现了农牧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或成为群众喜爱的健身休闲方式,或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项目,或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不同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轨迹、自然社会条件存在差异,孕育出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国家民委相关负责人说,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注重提升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弘扬体育精神、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人文特色,更加注重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

  增进文化认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射弩项目西藏代表队队员次旺曲珍,已是第六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她的本职工作是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完全小学教师,曾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拿过金牌。“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让各民族同胞因体育相聚,给大家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次旺曲珍说,“多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我在全国各地交了很多好朋友。”

次旺曲珍参加的射弩比赛,起源于云南等南方地区,原本在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盛行。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推动下,各民族将本民族的特色传统体育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原来仅局限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特产”,逐渐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花炮、龙舟、板鞋竞速等南方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如今在北方大地越来越流行;东北满族人民酷爱的珍珠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也生了根。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