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9月12日电 题:从沿江不见江到近水也亲水——“钢城”马鞍山守护碧水东流记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姜刚、董雪
从末端截污到系统治理,推动返黑返臭的水体转清;总体规划专项推进,扭转长江岸线脏乱局面;监管和鼓励并举,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记者近日在横跨长江两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采访发现,去年以来这座“钢城”以破解生态环境顽疾为突破口,秉承“标本兼治”原则,出台一项项务实举措,全力守护碧水东流。
黑臭水体转清:从末端截污向系统治理
记者近日来到马鞍山慈湖河支流尖担沟边,看到这里的水流清澈,河面上生长着绿油油的水生植物,岸坡两侧绿意盎然。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的河道底泥淤积严重,水质呈富营养化,地表径流汇聚工业区的面源污染,是人人避而远之的黑臭沟。
马鞍山位于安徽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是一座因钢设市、因钢立市的资源型城市,人口230万,城镇化率达68.2%。经过多年发展,该市暴露出城市黑臭水体、长江岸线脏乱等生态环境顽疾。2016年,城区的17条水系、94处水体中,有35处为黑臭水体。
“尖担沟等黑臭水体前几年已经治理了,也报上级部门验收了,但一下雨,污水还是污水,有的水体产生返黑返臭现象。”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说,根本原因是治理方法不对,只是以末端截污、河道治理为主,没有源头、系统治理。痛定思痛,去年以来,马鞍山以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治本”工作。
黑臭水体的问题在水里,但根子在岸上。
据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扬介绍,尖担沟水体治理被纳入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由市住建局负责牵头实施,完成水系控源截污、堤岸覆绿、水体曝气及水生态等治理工作。同时投资420万元,完成了尖担沟等园区内沟渠沿线20家重点涉水企业雨水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工程,监控企业外排雨水的氨氮等成分浓度。水质基本满足地表水V类标准,已消除黑臭。
央广网合肥6月20日消息(记者张秋实 马鞍山台记者程玲)记者从安徽马鞍山市获悉,6月18号起,该市通往江苏南京禄口机场的皖S105濮塘收费站正式收费。至此,马鞍山到南的禄口机场的行程缩短至半个小时
省会合肥一家独大,芜湖次之,谁是安徽“第三城”?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以2018年GDP数据来看,安徽省内第三是马鞍山,但仅仅领先第四名安庆1个亿,“赛况”相当胶着。安庆此前曾长期位居安徽总量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