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点燃创业激情 实现稳定就业——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创业就业走访记

点燃创业激情 实现稳定就业——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创业就业走访记
2019-09-11 20:37:00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题:点燃创业激情 实现稳定就业——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创业就业走访记

新华社记者

“引回来”“走出去”促进创业就业,“创业苗圃”圆了家门口创业就业梦……连日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的16个督查组在实地督查中,针对各地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企业和劳动者政策知晓度不够高、创业支持政策待细化等问题,督促有关地方在立行立改的同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的鼓励和引导创业就业举措,推进国家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引回来”“走出去”促进创业就业

国务院督查组深入基层一线,督促地方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时,改进政策宣传方式,主动精准服务和上门服务,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工作。

一些地方采取了形式新颖的举措,比如,“引回来”让返乡人才安心创业,“走出去”助力劳动力转移就业等。

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山西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在运城市永济市城西街道庄子村,17个温室大棚点缀在180亩的经济林中,格外亮眼。这是返乡创业人员朱薏霖创办的凯博嘉禾农业有限公司。朱薏霖2002年开始在西安创业,先后开设了七家石锅鱼、辣鸭头连锁店,2015年返乡发展农业采摘和乡村旅游。

“‘凤还巢’计划对我们返乡创业人员是个难得的机遇,我把外地的七家连锁店全部转手,一心一意想把农业公司做大做强。我回来之后,永济市镇村干部陪着我挨家挨户做工作、签合同,帮忙流转土地,并帮助我和深圳恩鹏公司达成投资5000万元打造运城市首家生态养老基地的初步意向。”朱薏霖说。

第二督查组走访调查时发现,近年来运城市实施在外务工人员“凤还巢”计划,推动“引回来”,让返乡人才安心创业助力家乡建设。运城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落实税费减免、加大金融扶持,已吸引近万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创办小微企业1152个,实现带动就业2万人,吸引各类投资600多亿元。

不仅推动“引回来”,还要帮助“走出去”。第十督查组在海南省走访时发现,儋州市主动对接市场,助力劳动力转移。2018年以来市里举办了各类招聘会38场,招聘会现场特设“儋州月嫂”招聘专区,引入海口的5家月嫂和家政企业设点招聘。截至目前,共推荐408名学员分别在广州、海口和三亚等地就业,最高月工资达1万元。

  “创业苗圃”圆了家门口创业就业梦

督查组在基层走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居民虽然有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想法,但当地技术、资金、场地等要素整合不到位,创业支持政策有待细化。督查组督促有关地方在进一步加大力度、充分挖潜的同时,打破传统就业创业方式,不断丰富和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第十一督查组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了解到,该社区入住居民4.2万人,是全市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之一。社区针对部分有创业意愿但欠缺经验、资金、项目的居民,从2012年开始腾挪出1000平方米区域打造自主创业一条街,包括日杂百货、蔬菜水果、副食品3个经营区和411个摊位的“创业苗圃”。

督查组成员了解到,“创业苗圃”每个摊位在2平方米以内,由社区以“零租金”方式提供给辖区居民使用,每月只收取100元-150元的清洁管理费。截至目前,成功实现和带动就业1174人,并帮助45人成功创业。120人经苗圃历练后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社区居民周勇在“创业苗圃”经营手机配件,不但实现家门口创业的愿望,家庭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经过三年多的历练,周勇于今年初走出苗圃,在华府大道租赁了50平方米的门面经营手机配件及手机维修,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助力创业就业的举措还有很多。第四督查组在辽宁省大连市发现,这里近年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构建了“政+银”市级担保平台,采取政府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取消市级担保机构,打破了以往“政府+担保+银行”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办事程序。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

推出“免办”服务,减轻跑办负担。第九督查组在广西了解到,南宁市人社部门今年推出就业社保补贴“免办”服务,通过数据比对和筛选,变申报制为确认制,减少个人和企业跑腿现象。今年1月启动个人类补贴“免办”服务,1-8月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8092人次3920万元。

  “创业园”点燃青年创业激情

针对一些地方高职扩招宣传动员不到位、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规模小等问题,督查组建议各地统筹资源,做好硬件软件保障,营造良好创业就业环境。

提前对接市场,有效促进就业,是督查组发现的典型做法。第十二督查组了解到,作为劳务输出和农牧业大省,四川职业院校的机电、建筑、农业、畜牧业等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的专业颇受用人单位欢迎,部分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提前对接市场,相关专业的就业率接近100%。

“当时选择这个专业是听说就业前景好。”一位畜牧专业的二年级学生说,“因为高年级的人毕业都找到了工作,所以我对自己也不担心。”

出台政策做大做强创业孵化基地,是一些地方促创业带就业的做法。第六督查组来到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一家省级“青年创业园”走访发现,2017年9月,这个创业园由合肥高新区和两家企业联合共建,其中一期1万平方米。累计入驻的60多个创业项目中,创始人在40岁以下的青年创业项目超50个,带动就业超过1200人。

“感谢创业园给我们提供了一间60多平方米的创业场地,每个月水费、电费、宽带费和场地费等才4000元,比外面低不少。”安徽中午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发昌说,该公司主要从事智能云打印机等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员工数量已从去年6月入驻时的6人增加到12人。“目前已经实现盈利,今年销售将达1500万元,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记者姜刚、王飞航、罗江、高蕾、张千千、何伟、王秉阳)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