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4日电 题:毛乌素沙漠里“逃荒村”的小康梦
新华社记者储国强、李亚楠、姜辰蓉
一棵粗壮的老树默默伫立在陕西省神木市纳林采当村的广场上,它的根深深扎在这片陕北的土地里,100多年寒来暑往中,见证着纳林采当的变迁。
“这棵古树是我曾祖亲手种下的,他当年是逃荒到这里,是这个村子的第一户人家。”纳林采当村党支部书记方建岗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个位于毛乌素沙漠中的偏远之地,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来自不同地方的逃荒者。
“我们村基本都是逃荒人家的后代。村里姓氏很杂,有方、魏、车、龚、郝、李等十几个姓。村里人聚了起来,就和这柳树一样在这里扎了根。”方建岗说。
“纳林采当”为蒙古语的音译,意为“狭长的湿地”。在村里老人们的回忆中,这里曾荒无人烟,只有沙丘相连,除了农田外只有稀稀疏疏的沙蒿和野草。“曾祖那辈首先想的是‘咋活下去’,父辈们考虑的就是‘咋吃饱肚子’。”方建岗说。
安了家的逃荒者们用自己的双手扭转命运。在纳林采当村的村史馆中,一件件开荒、耕种用过的旧农具,一张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他们奋斗的历史。
“我们家是村里落户最晚的,来的时候只有一口锅、几件行李。”60岁的村民李旭则说,“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大人带着小孩出去打工,打一天工给一次钱买饭吃,一到下雨就干不了活,吃不上饭。”
方建岗对40年前的日子也记忆深刻:“我上小学的时候,那几年的天旱水涝,玉米窝窝都吃不上。上中学时家里给带的干粮都是地里的野菜做成的窝窝,每一口都难以下咽,只能用水冲下去。”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纳林采当村的情况稍有好转,村民种的粮食有了盈余,创办奶牛场和个体养殖场,修筑第一条通村油路,解决了村里的照明、吃水、灌溉等问题。经过数十年的坚持,纳林采当村当年的万亩黄沙也终于变成了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