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5日电(记者丁建刚、郝玉)逐水草而居,沿牧道迁徙,风雪侵途,人畜困顿……漫长岁月里,这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过时至今日,这样的艰苦转场情形已日渐稀少。
8月中旬,正值牧区打草时季,走进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格达拉镇,城市生活气息迎面扑来:一排排褚红色楼房映衬着蓝天,相邻的商业街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平直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看不到牧人驱牛赶羊,老鹰却不时盘旋在楼宇间。在这个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的牧民安置点,800多户哈萨克族农牧民住进小区,搬进楼房,告别了世代沿袭的游牧生活。
33岁的库丽森·加那特拜已经喜欢上“山下”的新居,83平方米的房间虽说不大,但被女主人打理得整洁明亮,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家电归置得整整齐齐。
库丽森·加那特拜一家曾是新疆阿勒泰草原的牧民。过去,牧民跋涉在戈壁荒漠和山野林地间,每年从冬牧场前往春秋牧场,往返数百公里,有的甚至长达上千公里。听起来充满诗意的游牧生活,实际上充满苦涩。“我的祖辈以游牧为生,每次转场路上都要扎四五次毡房,风餐露宿,几乎吃不到新鲜蔬菜,生了病也只能硬抗,孩子也上不了学。”库丽森·加那特拜说,一旦遇到暴风雪天气,转场的牛羊伤亡惨重,牧民也常常身处险境。
和库丽森·加那特拜的祖辈一样,生活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的哈萨克族牧民世代游牧、居无定所,受自然条件制约,不仅生活水平相对偏低,而且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不少牧区儿童因为随父母四处游牧,难以像同龄人一样坐进课堂学习。四季游牧还造成超载过牧情形发生。一段时间里,随着不断增多的牛羊啃食,新疆北部的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下,新疆阿勒泰地区启动了2817项目配套建设,哈萨克族牧民开始大规模定居。随后,在国家支持下,新疆启动了一系列牧民定居工程。2008年,牧民定居工程被正式纳入国家规划,新疆开始以人工草料基地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建设。各地在水土、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定居点,开发饲草料基地,让牧民相对集中定居下来,同时开展配套的医疗、教育、文化、卫生建设。一批批牧民搬入新居,建起暖圈,种起饲草,不再顶风冒雪放牧牛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一批缺少住房和饲草饲料地的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迁入城镇社区,彻底放下牧鞭,开始务工、经商等,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
库丽森·加那特拜分到的房子在四楼,“自己没花什么钱,政府还补贴了1200元搬迁费。”为了让搬迁而来的牧民安居,阿格达拉镇还引进了12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政府部门组织下,库丽森·加那特拜和丈夫分别进厂务工,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有三四千元。
不用四处转场,时间相对充裕,库丽森·加那特拜又谋划起未来,“看看能不能在镇上开个店铺,销售哈萨克族手工艺品,让家里日子过得更好。”
事实上,与库丽森·加那特拜夫妇一样,越来越多的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正在迅速告别游牧生活,向着小康生活迈进。根据《新疆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在2011—2020年期间,新疆将有16.93万户、76万多名牧民跃下马背,过上现代、文明、舒适的定居生活。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3日电题:边疆咸水变甘露 牧民喝出幸福感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于嘉 新春时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牧民阿日文斤招待客人的物品不仅仅有奶制品、手把肉,还有一杯杯白开水
新华社拉萨6月23日电(记者田金文)记者从西藏通信管理局获悉,为满足农牧区和偏远地区移动通信网络需求,通信管理部门继续将边远行政村4G基站建设作为第四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