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8月11日电 题:村寨银行何以催生山绿人富——一个傈僳族村庄的生态自觉
新华社记者字强
丹霞地貌层错交替,原始森林绵延起伏,山涧清泉潺潺流淌,各地游客徜徉美景……时下的黎光村,掩映在翠绿和赭红交替的色彩里。
看到此情此景,谁会想到这个傈僳族山村曾深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之中?
黎光村地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核心区、老君山国家公园腹地,平均海拔3100米,森林覆盖率达90%,生物多样性丰富。
黎光村有360多户、1300多名村民,过去几十年,许多人靠狩猎、采掘、农耕畜牧、伐木卖柴维持生计。
尽管山大林深,但长期“靠山吃山”还是会坐吃山空。“小时候河水大到能推磨,后来山泉水少了,村里吃水都困难!”黎光村党总支书记蜂金龙说,山上的树越砍越少,河里的鱼渐渐消失,村民的生存发展也渐成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末“天保工程”实施以及老君山黎明景区对村民实行旅游反哺后,大规模的乱砍滥伐已经禁绝。但一些群众手头紧巴时,偶尔也会打起山林的算盘,零星偷砍仍有发生。
“乡里要求不让一块垃圾进金沙江,村里16公里河道,光靠一两个人做不到!”蜂金龙还是黎光河河长,他费了不少功夫,治理效果却不好。
怎样才能找到保护生态和群众发展之间的“最大公约数”?2015年,当地把村寨银行当成一种新探索:村民以小组为单位,每家自愿拿出1000元入股,公益组织按1:1配比提供公益金组成本金,每年发放给村小组内三分之一的农户用于生产生活,1年后连本带息还款,并由下一批农户进行借贷,以此方式滚动借贷。
新华社福州7月14日电 题:闽西北三位灾区村民的希望与行动 新华社记者林超 6日起,一场大雨袭击了闽西北山区。记者近日走进灾区,看到山洪摧枯拉朽般冲垮房屋、冲毁农田,但没有毁掉这里百姓脱贫的决心与希望
更多阅读:惊心动魄!赣州一男子洪水中救下2个孩子7月14日,江西瑞金连夜暴雨,九堡镇水深达两三米,村民命悬一线。退伍军人钟水生逆流游泳一小时救人,救出后房屋瞬间倒塌,洪水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