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8月9日电 题:“不夜的工厂”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一份炒河粉,一碗绿豆粥,总共5元,这是钳工小范在工厂“深夜食堂”点的夜宵。三下五除二吃完,他赶回生产线,时间来到了8月7日零点。小范是三一重工泵送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新入职没有多久,这是他的第6个晚班。
湖南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重工的大体量厂房里,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电焊迸射出的淡蓝色光芒,不时映在玻璃幕墙上。在这个“不夜的工厂”,像小范这样的晚班工人还有很多。
同一片夜空下,很多市民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夜宵店、酒吧等消费场所人气高涨。而夜间的工厂,是“夜经济”的另一种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业和市场的阴晴冷暖。
三一重工18号厂房,是一个花园式的智能化车间。
记者在厂房里看到,泵送装配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每天晚上,有近200人作业,通过智能系统派工,工作时间从晚上8点开始。一条泵送装配线有10个工位,每完成一道工序,混凝土泵车便由传送带运至下一个工位。
流水线上,每隔一段距离有一台终端显示屏,工人们在上面进行物料管理、库存查询、设备报修等操作。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装配环节下线一台泵车仅需一个小时,生产效率相比以前大幅提升。
郭乐是泵送装配线晚班生产负责人。每晚7点,他便来到车间查看生产准备情况。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晚班生产计划调度、配件统筹、异常情况处理等。晚上8点多,他会召集几名班组长碰头,商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订单充足、供不应求,车间处于满负荷生产。”郭乐说,今年以来,泵车月产量最高达到500台,而去年最高月产量只有400台。8月份,泵车计划订单已有384台,特别是一款62米长臂架的新车型,受到市场欢迎,占全月订单量的一半左右。
2017年10月,埃及首都开罗东北约90公里的斋月十日城迎来一批中国农业技术人员。自此,这里的大片荒漠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从建设材料到技术指导,全部来自中国
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 7月4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孙波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案,对被告人孙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