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层党组织更强了,农村党员服务村民更带劲了,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发挥着光和热。”张国成说。
扶贫一线成为锻炼干部的重要舞台
记者采访了解到,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八桂大地广阔天地成为他们锤炼意志和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舞台。
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派驻田东县印茶镇龙贵村原第一书记许秀秀下村后,一开始用机关的工作方式搞调研,一边问一边拿着本子记,群众不习惯,不愿意与她交心。她很快改变了工作方法,一边帮群众干活一边商量扶贫产业发展大计,通过劳动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大家开始打心眼里喜欢她。接下来的扶贫工作顺风顺水,龙贵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选派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乡丹桂村的第一书记马腾是一名“90后”干部。他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面临自然条件恶劣、语言沟通障碍等困难,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变形记”,从机关干部变成了既熟悉村情民情又熟悉农村产业的乡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桑蚕、山羊、七百弄鸡等产业,找准了稳定脱贫路子。“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我明白了做基层工作要用心用情、动员群众要入脑入心、发展产业自己先要搞懂弄通,自身群众观念也得到提升。”马腾说。
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下到乡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奋力拼搏,带领群众改变了千百年来的贫困状况,自身也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一批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起来。截至目前,广西已提拔使用驻村扶贫干部4000多人。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邓金玉说:“扶贫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接受组织安排挑重担,在广大农村干出一番事业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受到贫困群众普遍赞誉。”
新华社西宁7月31日电 题:东达村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田文杰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地处青藏高原,背倚祁连山脉,海拔3000多米。因高寒荒凉、地瘠民贫,外村姑娘都不想嫁过来
新华社昆明6月26日电 题:“志智双扶”促景颇山乡脱贫 新华社记者伍晓阳、杨静、庞明广 云南芒市西山乡全乡1.2万余人,景颇族人口占92.8%,人均有耕地5亩、林地17亩,资源禀赋可谓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