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红寺堡7月31日消息(记者郭长江 许新霞)57岁的马腾俊,一个普普通通的回族农民,作为盲人的他居然是靠磨面脱贫致富。记者来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村羊坊滩村时,已近黄昏。马腾俊听到了汽车喇叭声,摸索着、快步向我们走来,他对周围的环境十分熟悉。
老马家的磨坊(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问起原因,马腾俊笑着说,村子周边里里外外的路都已经走熟了,家门口这点地方更不用怕了。
其实,怕,曾是马腾俊对生活最刻骨铭心的感受。4岁时,因为出疹子导致眼部感染病毒,没有及时医治,导致失明。打懂事起,马腾俊就怕自己未来的生活不能自理,遭人嫌弃。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拉扯着他们兄弟姐妹六人在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吉县兴隆乡艰难度日。他怕自己成为母亲和兄弟姐妹们的累赘,不到10岁,母亲下地干活后,他就尝试着推动起家里的石磨,一点一点,全凭手感判断面粉的粗细程度,麦子磨成了面粉,马腾俊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母亲的欣喜和赞扬让马腾俊特别“受用”,他开始每天磨面,面越磨越好。渐渐地,一般的家务活也难不倒他了。24岁时,家里人帮他买了第一台电磨,虽功率不大,却比石磨强很多。马腾俊尽管眼睛看不见,却自认为脑子很好使,别人是过目不忘,他则是“过手不忘”。大凡手摸过一遍的东西,都能记在脑子里。在哥哥的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电磨子的原理,除了给自家磨面,还间或给村里人磨面挣点工钱。
虽然一小时只能磨50公斤麦子,挣得也都是角角分分的钱,但足以让马腾俊感受到生活里的一丝光亮。4年后,马腾俊成了家,随后3个儿子相继出生。不能让女人和娃娃跟着自己受罪的愿望成为马腾俊心中无形的动力。
磨坊场景(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2005年,马腾俊响应当地移民政策,举家搬迁到了红寺堡区柳泉乡羊坊滩村。搬来的家当里最值钱的要数那台电动磨面机了。2014年2月,在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的支持下,马腾俊家盖起了一个临街的砖瓦结构磨坊,他说,国家补助了18000元,自己只花了3000元。当年6月,马腾俊又咬紧牙关,花了近9万元,一下子购进了四台磨面机器。其中,国家农机补贴2万元,其余都是兄弟姐妹凑的。
油光锃亮的机器手柄(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尽管看不见,也要做到“颗粒归仓”(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人家磨坊磨50公斤小麦加工费收10到15元,他只收8元,面磨得又白又细,加上脾气好,而且随到随磨,老马的磨坊在当地渐渐有了名声,不仅本村人来,还有许多外村人舍近求远也来这儿磨面。
尝一尝,判断麦子的湿度(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仔细听声音,辨别机器是否运转正常(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说话间,外队村民马俊拉来了两袋小麦。倒麦、入池,马腾俊熟练地拉开了脱麦机的开关,随手打开净麦子的水笼头,并摸索着将开关开到合适的位置。他蹲守在出仓口,不时抓上些麦粒放到嘴里嚼一嚼,辨别麦子的含水量,脸上透着一种从容和自信。
今天潮好了麦子,明天才能上磨。麦子放在马腾俊这儿,马俊非常放心。他说,马腾俊这人老实、厚道,从不短斤少两,家里磨面只认他这儿,多跑点路也很乐意。除此而外,他对马腾俊的几项“绝活儿”也是赞叹不已。他说,别看马腾俊眼睛看不见,人却很机灵。有几次磨面,自己瞪大两眼都没看出什么异常,马腾俊却突然停下机器,说磨面机的箩好像烂了,他定睛一看,果然面粉里掺杂着一些细微的麸皮。修箩得爬到离地面将近三米高的磨面机上方的机仓口,先把箩卸下来,然后再缝补,装上。这些活儿完全都是马腾俊爬着梯子,摸索着干的,过程看着让人担心,可他从来没有失手过。
关键时候,手与胳膊要配合得恰到好处(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即便是小坐,耳朵也不能“闲着”(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提起马腾俊,村民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超强的生活能力让好多明眼人都不得不叹服。从一块钱到一百块钱的纸币,一摸就能分辨,甚至连秆秤的星花,人家也摸得一清二楚。邻居何耀珍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他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磨面碰上这种情况,对马腾俊来说,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称秤的感觉远超“明眼人”(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接受央广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磨坊西北角的墙上控制磨面机的电表箱里。上下进出的66条线路、11个电机开关,蜘蛛网般混杂其间。马腾俊常常用手精准操控开关操作自如,一旦发生电器故障,也全是自己修理。磨坊西北门口角落里,一个体积大约0.4立方米左右的旧木箱里,放着锤子、钳子、锯子、螺丝刀、剪子、改锥等常用修理工具。马腾俊说,自己二十多岁的儿子,他都不让动这些电线和开关。令人称奇的是,他用了这么多年的电,从来没有出过事故。现场看着老马的手在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电路间时不时摸索着开关,操控着机器,确实令人心惊胆颤。不过据红寺堡区宣传部同志说,近期,当地供电部门投入了十多万元资金,把马腾俊磨坊附近的电线、电缆、电表重新整理了,很快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令人提心吊胆、每天都要摸不知道多少遍的“各路开关”(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令人心悸的开关操控(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可老马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些电线和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位置,自己用手摸摸、脑子想想,也就都记住了;面粉的白度、粗细、质量,靠着手摸、嘴品,基本能控制个八九不离十。
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展示修机器的工具(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老伴儿沙金花拖过来了一袋麦子,和老马相帮着倒入磨面机仓里。老马依旧摸索着在出面口套好接面的袋子,启动电闸。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脚下的地开始颤抖,粉尘瞬间弥漫了整个磨坊,老马却毫不在意,时不时将手伸进面袋子里面摸一摸,一会儿又把手伸进机器里摸索着,还会把面粉放到嘴里尝尝,脸上也糊上了些许面粉。他笃定地说,今天这个面一摸就不好,杂质太多,麦子本身就是饲料麦子。说完,又自顾自地解释,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开始挑剔了,要在过去,这也算得上是好面。
手摸面粉的质量(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磨坊门口有一个饲料粉碎机。何耀珍说,现在是农忙季节,大家都出去干活了,磨面的人少。到了冬天,来老马这儿磨面得排队。一旦忙起来,老马一个人既要操作磨面机,还要打理外面粉碎机的活儿,不过,这些活在他手里都干得井井有条。
家务活样样不落(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老马家的小院(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提及失明带来的困难,马腾俊说,小时候觉得挺可怕的。现在大半辈子过去了,感觉也没啥,习惯了。除了地里的农活还有些不方便外,喂牛、铡草、粉碎饲料等农活儿,没有一样能难得住他。除了磨坊的活儿,现在他家里还养着5头牛,种了10亩玉米,3亩黄花菜,一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妻子沙金花还被安排到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一年也能收入万把块。他家在村里的收入属于中上等水平。小儿子在西吉老家读书,成绩还不错。老马对眼下的日子挺知足。他说,现在政策好,政府帮助了很多,对残疾人也特别关心,相信以后还会更好。
难得与媳妇“同框”(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老马养的牛(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与马腾俊做了十多年邻居的虎雪梅说,老马是她见过的最“能”的人了,除了眼睛看不见外,心灵手巧,尤其是遇到困难,很多明眼人都绕着走,可老马总是迎难而上。
要是能看见,马腾俊会做哪些事?老马肯定地说,他决不“窝”在磨坊里,一年下来,连个干净衣服都穿不了。他最想开上自己的汽车,去外面好好闯闯,多挣些钱。
没事的时候,马腾俊总是静静地在门口等候(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屋顶的开关坏了,马腾俊用手摸索着“点亮”(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天渐渐黑了,记者却找不到磨坊里灯的开关。老马说,前一阵子灯坏了,没顾得上修,干脆就把两条线从开关里拔出来了,需要时,两条线一碰,灯就亮了。说着,他搬起凳子放到墙边,摸索着站在凳子上,拉着房顶上吊下来的两根电线,轻轻一碰,火光一闪,灯亮了。老马的嘴角,随之泛起了淡淡的笑意。那笑意似乎在告诉人们,他心里始终有一束光,不断照耀着前行的路。
令百事公司没想到的是,关于印度农民的这场诉讼激起了印度社会对美国大品牌“商业霸权”行为的愤怒。印度多个农业协会和社会权益组织呼吁印度政府介入此事并对百事“采取措施
新华社银川5月21日电 题:宁夏:健康扶贫让贫困农民告别病痛“拖与熬” 新华社记者艾福梅、谢建雯 马生武四年前就查出来心脏有问题,但忙着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的他不敢去医院治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2月看梅花,3月看樱花,5月看虞美人,9月看向日葵、格桑花,11月初赏枫叶……坐落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的“花开海上”生态园,真正实现了月月皆开花,四季都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