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老虎院士”的心愿

“老虎院士”的心愿
2019-07-28 12:06:00 新华网

新华社哈尔滨7月28日电(杨思琪、谢剑飞)“研究一辈子东北虎,最希望在中俄两国之间开设跨国保护区和通道,让东北虎不用‘护照’和‘签证’,就能自由‘串门’,甚至‘跨国联姻’,这样才能让东北虎家族繁衍生息。”7月29日是“世界老虎日”,今年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建章许下了心愿。

野生东北虎是野生虎的重要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被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球野生东北虎数量仅有数百只,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等地。

与老虎相伴几十年,马建章是我国第一个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的院士。他的办公室里,挂满了各种老虎元素,东北虎照片、东北虎书籍、东北虎贴纸等,还有一幅色彩明丽的儿童画,他很是喜欢。

小时候,马建章生活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激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高中毕业后,马建章考入东北林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东北林业大学。1960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着手创办森林动物繁殖与利用专业。

1960年,马建章在野外调查时,第一次偶遇东北虎,让他既惊慌又惊喜,从此和老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调查搜集各类老虎的资料,足迹北到大兴安岭,南到西双版纳。他还曾带领学生行万余公里,开展三北防护林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保护考察。

马建章发现,由于人居范围扩展,植被遭受破坏,野生东北虎数量越来越少,呈“孤岛状”分布。“它们的栖息地中间有村屯、农田、公路、铁路,这些都是‘人工隔离带’,形成彼此分离的‘孤岛’,岛内的野生东北虎近亲繁殖,严重危及种族生存。”这让马建章颇感焦虑。

“为了老虎,我们吃了不少苦。”1984年,马建章曾乘坐小飞机,从延边飞到同江,每天六个小时,连续10天“上山找老虎”。飞机低空低速飞行非常颠簸,他和同事不仅头上撞大包,还经常呕吐。

后来,无线电跟踪、红外线监测、DNA分析等新技术取得发展,可以更好监测东北虎种群数量变化和栖息地的变化,为老虎保护事业“插上翅膀”。

2016年,黑龙江成立了有关东北虎保护研究的院士工作站。马建章带领团队对东北虎的行为性状、疾病监控、遗传管理、野化放归等开展专项研究,不仅为东北虎保存了基因库,也为恢复野生东北虎种群提供了重要基础。

令马建章感到兴奋的是,随着我国“天保工程”实施,东北地区森林恢复,鹿、狍子、野猪等野外物种增加,栖息地质量显著改善,被检测到的东北虎数量大幅增加。同时,经过初级野化训练,人工饲养的东北虎在适应能力、奔跑速度、捕猎技巧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野外放归,不是把现在的老虎放出去就能存活,需要母虎带着仔虎,能够在野外繁殖,并且真正存活下来。”马建章说,放虎归山并非易事。

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东北虎的保护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中俄两国也不断加强对东北虎、东北豹的跨国界保护。马建章又长舒一口气:“东北虎更有娘家了。”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马建章不由得读起这首小诗,憧憬一个人虎共生、绿色共享的美丽图景,这是年至耄耋的他仍在奋斗的事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