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记奋战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青年(6)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记奋战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青年(6)
2019-07-13 16:05:00 新华网

从浙江宁波到晴隆县扶贫的挂职干部储杨洋,今年33岁。走进大山的他主要做了两件事:卖茶为群众增收、建厂让群众就业。

在储杨洋的努力下,宁波市援建的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每天可加工8万斤鲜茶的茶叶加工厂已投入使用,可辐射带动全县3万亩茶园,贫困山区茶农脱贫有了保障。

“2012年,我曾来过晴隆,那时县城连出租车都没有。我就想,如果有机会一定来扶贫。”储杨洋说,来了一年多,有坎坷更有收获。

在储杨洋看来,这里的群众都是普普通通的面孔,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他们像山一样坚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与自然抗争、与贫困抗争的顽强。

打开《也改扶贫调研报告》犹如打开了一部村寨志。也改村的历史变迁、民风民俗、产业发展等一目了然。

这部3.2万字的调研报告,是陈旭楠用年轻人的视角观察扶贫工作的“小结”。报告中写道:扶贫队伍要敢打敢拼、精准扶贫要敢深敢细、产业革命要敢为人先、民主监督要敢怒敢言。

“扶贫需要干部,更需要发动群众,他们才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陈旭楠说。

行走在颇洞村,荷花盛开、蓝莓满园,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按照户籍人口,村里每户每年分红上万元,村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不怕丑不丑,就怕没户口。”美好的生活使人们对故土有了更多的眷念。

“扶贫要有团队精神,而且不能畏首畏尾。要有创新精神,不能人家种茄子、白菜,你也种茄子、白菜,要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张清凯说。

“不仅我们改变了农村,农村也成就了我们。”崔亚华说,三年的青春洒在脱贫一线,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和财富。

在团结村,“时代楷模”黄大发一直是谭丹的榜样。“老支书曾说过,共产党员不讲虚的,就是要带头干。老支书是一名普通党员,但却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巨大的能量。”谭丹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