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片美丽之洲上,在距今4300-5300年前,曾经有一座三重城:宫殿区(39万平方米)、包括前者在内的内城(280万平方米)以及外城(351万平方米)。古城内外有宫殿、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作坊……良渚先民创造出了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
而在古城的西北方向,还有一整套中国最为古老的水利工程。它利用原有山体、孤丘,又兴建了11座堤坝拦蓄出13平方公里的水面,总库容量约4600万立方米,分别是杭州西湖的1.5倍和4倍,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多种功能。
据测算,良渚先民兴建城市和水利系统的土石方用量达到了1005万立方米,这体现了高度的规划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诸多考古实证显示,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在1000年间,良渚古城是这个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精神融入大华夏,世胄延绵万年长!”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写过长诗《良渚颂》。他曾评价说,良渚遗址的文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最高,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最有希望。
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在20世纪90年代就论证了良渚文化所属的社会发展程度已经进入文明阶段,良渚文明应该是神权军权并重的神王之国的国家形态。对于良渚古城,他曾评价说,它在国内独一无二,其意义与价值可与殷墟媲美,更是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原标题:微视频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