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7月2日电 题:汉江畔崛起生态城——来自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的调查报告
新华社记者 李伟
多项技术“加持”成为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关停并转各类重污染企业近500家……一加一减之间,彰显的是一座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决心。
湖北十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当地近年来把绿色转型、生态崛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做大绿色增量,护好绿色存量,提升绿色质量,释放生态红利,实现生态价值保值增值。
做大绿色增量,打造水治理标杆
在泗河水质净化厂,人工快渗池曝气作业喷出的水花,犹如一道道喷泉。
“人工快渗池处理已处理过的污水,担当泗河‘守门员’角色。”茅箭区委书记周庆荣说,泗河下游建成的人工快渗工程,采用“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工艺,日处理能力6万吨,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
记者从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按当前国家规定,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后可直接排放水体。为提升入丹江口水库河流水质,十堰自加压力,在多个污水处理厂下游增设了人工快渗等“守门员”工程,提高出水水质标准。
十堰曾有泗河、神定河、犟河、官山河和剑河等5条河流不达标,近年来,当地大力实施截污、控污、清污、减污、治污5大工程,整治排污口590个,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400多公里。
目前全球30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十堰应用了26种,成为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冯安龙说,目前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3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为97.1%,过去不达标的五河治理成为全国样板,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II类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