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转型与重塑——武警部队反恐特战力量建设记事
刘新、杨启鹏、翟翔
6月18日至22日,来自31个国家的240多名特战精英齐聚北京,参加武警部队“长城—2019”反恐国际论坛。
期间,反恐作战演示引人注目。
特种狙击课目演示中,狙击手不仅“百发百中”,还可以在不使用瞄准镜的情况下精准命中目标;快反射击课目里,特战队员在布满地雷绊线的10米距离内,先后采用4种不同的射击姿势,完成对9个目标的快速打击,赢得了各国特战精英高度评价。
“这些只是特战力量建设成果的一部分。面对恐怖主义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武警部队参谋部情报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近年,特战力量能力建设在改革强军大背景下,正围绕“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反恐特战劲旅”的目标,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转型与重塑。
特战力量紧盯遂行反恐任务需要,“什么管用就练什么,怎么有效就怎么来”。记者不久前到某支队采访,听特战队员讲述:一次对抗演习中,凌晨时分,蓝军分队突袭营地并把被俘队员五花大绑带至野外“审讯”10多个小时。“那种逼真的心理折磨,让我懂得了反恐战斗的残酷。”
在特战狙击训练中,课目要求狙击手两人合作,一人先射击把窗帘插销打掉,让窗帘掉落,另一人迅速判定“恐怖分子”位置,将其射杀。这些超常规的训练方法已普遍应用。
快反射击演示负责人、来自武警吉林总队的时学明告诉记者,以前射击训练理念重点只落在精度上,而快反射击的核心是“绝对快、相对准”,强调“先敌开火,以快制胜”。因为在反恐作战中,决定生死胜负的往往就那么几秒钟。
“事实上,特战队员基本实现从出枪、子弹上膛到开枪射击在一秒钟内完成。”快反射击另一试点单位负责人,来自武警海南总队的吴志祥告诉记者,如今的课目已进展到更高“境界”——本能射击,就是在快速射击基础上,不经思考,依靠长期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完成动作。
“我们队员的最快射击纪录是5发子弹仅用时0.83秒,且全部命中目标。”吴志祥说。
武警特警学院院长张力告诉记者,创新组训模式,始终是这些年能力建设的关键点。如今特战队员培养已越来越规范化和体系化。生理、智力、体能、射击、心理5个方面体系、30余项测试,成为特战狙击手的基本门槛。
雪豹突击队部队长曲良锋告诉记者,随着任务变化,他们增设了水上狙击等课目。由于狙击队员位于海上,枪口、准星和狙击目标都会随着浪潮上下移动,需要在射击中快速适应浪潮的摆动频率。
为此,雪豹突击队通过创新组训模式,因材施教,使训练效能倍增。经过科学专业的训练,很短时间内不少官兵成为武装泅渡和水上狙击的高手。
武警部队积极参加一系列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同时定期组织赴国外参观见学,还积极与各军兵种特战部队交流学习;在邀请各国反恐特战专家来华授课的同时,通过“长城”反恐国际论坛、“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等主场赛事和各国同行学习切磋。
“和技战术相比,意志品质更为重要。”在猎鹰突击队部队长米彦广看来,每季度都进行的“魔鬼周”极限训练,是锻造特战队员意志品质的最佳时机。
特战队员们表示,“魔鬼周”极限训练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突破极限:每天负重30公斤、行军不少于30公里、训练不少于18小时、热食保障不超过1次,全程野外昼夜连续作业……
和“魔鬼周”极限训练相得益彰的,是被称为“勇者对决”的“巅峰”特战比武。在这场较量里,特战队员们要完成极限射击、3000米负重越野跑、武装泅渡、30米爬大绳等3大类别5个课目30多项内容的极限课目。比武中,猎鹰突击队特战队员李海星从高台跳入冰冷的水池后,腿部突然抽筋。评判员告诉他:“只要喊一声‘放弃’,我们马上拉你上来!”但他咬着牙说:“就是死也不会放弃。”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刘新、李海林)记者18日从武警部队作战勤务部门了解到,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以后,武警部队立即启动应急指挥机制,迅速了解情况、研判灾情,紧急投入抢险救援行动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王玉山、黄桂斌)沙场闻号令,将士练兵忙。全军开训动员令发布后,从东海之滨到西北大漠,从江南水乡到雪域高原,武警部队广泛开展冬季野营拉练活动,持续掀起练兵备战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