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出发,“初”发——来自红军长征出发地的追寻(5)

出发,“初”发——来自红军长征出发地的追寻(5)
2019-06-15 16:06:00 新华网

“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80多年前,兴国县长冈乡农村妇女刘长秀的这句心里话,出现在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中。

刘长秀的丈夫当红军走了,大儿子也当红军走了,当家里粮不够吃时,乡苏维埃政府就从100多公里外的公略县买了大米来救济,乡苏维埃政府干部不仅关心群众的经济生活,而且关心群众的文化生活,全乡办了4所列宁小学、9所夜校,还办了俱乐部。

从这里开始,执政为民的初心被写入苏区宪法大纲。1931年11月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十二条明确,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群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和教育相关的《列宁小学组织纲要》《扫盲识字条例》等法规有十余部。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300多所小学,约800名教师……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20%以下。”当时的中央苏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近60%,而同期国统区不到20%。

磨难与牺牲,历史与现实都已经证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红军出发长征的方向。

回望85年前的那次出发,我们蓦然发现,长征已经注入到我们的基因里,85年的时光并未流逝,远征的人从未远去。它将一种跃动着、蓬勃着、坚定着的初心,汇集成一个民族奋斗的史诗,它的力量,会穿透一切历史的迷雾和现实的迷茫,让我们无所畏惧地开始一次次新的远征,抵达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彼岸。

首页上一页...2345 5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