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一滴卤水里的沧海桑田——来自盐湖股份的蹲点报告

一滴卤水里的沧海桑田——来自盐湖股份的蹲点报告
2019-06-14 15:06:00 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6月14日电 题:一滴卤水里的沧海桑田——来自盐湖股份的蹲点报告

新华社记者王金金

立夏已过,北方平原金灿灿的冬小麦丰收在望。而喂养这些冬小麦的“粮食”——钾肥,在青藏高原碧波荡漾的察尔汗盐湖源源不断地“收割”、产出。

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钾肥让金黄的麦浪与远隔千里的高原紧密相连。钾肥大幅增长的背后,是盐湖人的艰辛奋斗史,更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缩影。

荒漠中成就中国奇迹

我国钾肥生产起始于察尔汗盐湖。60年来,钾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由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自给率近60%。

上世纪50年代,受资源开发、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我国钾肥完全依赖进口,一些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是一个贫钾国家,根本无钾资源可循。”

蒙语“察尔汗”,译为盐泽。现代科学勘探印证: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其钠、镁、钾、锂的储量均居全国之首。

1958年,22岁的张连吉从老家山东来到荒无人烟的察尔汗盐湖。“钾肥厂招工,我们一起来了170多个人,可到了这里后发现没水、没电、没房子,什么都没有,大家都哭了。”

高盐度环境让美丽的察尔汗盐湖成了生命的禁区。“搭帐篷、找水源、挖运河……”张连吉说,刚来盐湖的日子是讲不完的苦楚。如今,波光粼粼的盐田中,采盐船伴着戈壁的大风不停进行着采矿作业。过去根本想不到,盐田上还能开船。

面对一望无际的盐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兴富说:“钾肥年产量从建厂时的953吨到现在超过500万吨,盐湖人最初依靠人拉肩扛的土办法,弥补了我国钾肥生产的空白。”

传承中见证跨越发展

“皮裤糊满了盐浆,裤子脱下来都可以立起来。”在张连吉儿子张振杰的童年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那条“泥裤腿”。“男工人采矿,女工人晾晒。”张连吉说,早期钾肥生产靠洋镐、铁锨的“土办法”,工人们在卤水没膝的盐田里一泡就是一天。

“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工艺的实现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突破反浮选冷结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盐湖钾肥开采效率。”盐湖股份钾肥公司党委书记田红斌说,依靠技术革新,目前盐湖钾资源总利用率已由建厂初期的不足三成提高至七成以上,资源保障由100万吨规模服务30年扩大至500万吨规模服务50年。

作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盐湖股份通过革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让我国成为钾肥价格的世界“洼地”。

在盐湖股份元通公司,如今已是公司董事长的张振杰正在用手机随时查看车间生产情况。“我在厂区长大,小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铁锈、灰突突的,只有钾肥是白色的。”生在盐湖、长在盐湖,让他目睹了工人们的艰辛,也由此萌生了用科技改变工人工作环境的念头。

在元通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只需要带着平板电脑和特质眼镜就能完成巡检工作,应用先进的数字控制设备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控制。张振杰说:“去年公司装置已达到75万吨满负荷生产,未来我们将通过互联网技术,根据土地墒情满足差异化用肥需求。”

循环中践行绿色理念

今年5月30日,盐湖股份22吨纯镁锭产品从察尔汗装车出发,搭乘中欧班列发往德国汉堡,这是盐湖股份第一批出口欧洲的纯镁锭产品。近几年,盐湖股份进军循环经济领域,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

有“无机盐宝库”之称的察尔汗盐湖,各类盐资源总储量达600亿吨。王兴富说,钾肥生产过程中盐湖卤水分级蒸发,先后产生氯化钠、水氯镁石等生产“废料”,而这些生产“废料”通过技术转化被加工成碱化工产品、金属镁、碳酸锂……最后尾矿又通过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工艺回到盐田,盐湖资源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

循环经济带来生态红利,让盐湖人兴奋不已。张振杰说:“与儿时盐湖的荒凉不同,现在湖区能看到鸬鹚、大雁、天鹅,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生动物。”在盐湖防洪堤一侧,约200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与另一侧钢筋水泥的工业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盐湖股份镁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国建说:“循环经济理念贯穿盐湖生产‘一甲子’,这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生态敏感区域发展工业经济,是一次有益探索。”

一甲子沧海桑田。王兴富说:“用开放创新的思维,既保护好生态,又做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盐湖精神正鼓舞我们盐湖人勇闯难关。”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