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0日电(记者郝玉、丁磊)入夜,拉着行李箱,推开屋门,窦立萍小心翼翼地拉下屋内灯绳,一间清爽的8人间即刻呈现在眼前。
这里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萨尔布拉克村,当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村里亮起时,55岁的哈萨克族牧民迪尔达什·木提的农家客栈里传出了上海话、四川话、河南话,还有粤语。今晚,村里迎来入夏后的第一批游客。
记者抵达客栈时,迪尔达什·木提正热情地帮刚刚入住的深圳游客窦立萍打理床铺,“都是大通铺,不过你放心,被褥都是昨天刚换的。今晚做拌面,你收拾好了就出来跟大家一起吃。”
在新疆北部地区,一些哈萨克族牧民仍保留着四季转场的传统。萨尔布拉克村是福海县牧民每年夏季牧场的必经之地。村民们从没想过,见证了祖祖辈辈转场放牧的村庄,如今竟成了城里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点。连续几年来,每逢夏、秋两季转场,自驾游、摄影爱好者几乎爆满,村里也悄然兴起十几家牧民开的客栈,为来往游客提供食宿便利。
晚上10点,虽已过晚饭时间,迪尔达什·木提还是坚持给晚到的客人露两下“绝活”。不一会儿,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过油肉拌面就端上了桌。面不够?免费加,管饱。
经历了旅途的疲惫,这些操着不同地方口音的游客们并不介意餐具的简陋,油晃晃的面条很快被一扫而光,再剥开一瓣大蒜送入嘴中,顷刻间满头大汗。这吃法看似有些粗放,但食客们吃完常常会大呼“过瘾”!
口腹获得极大满足的同时,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也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第二年来看转场,给大家个建议,我们明天早上五点就出发,等太阳刚升起时画面最美。”窦立萍说。
得知有“过来人”,几位四川、上海游客立马凑过来讨经验:早上进山冷不冷,哪里才是最佳拍摄地点,羊群一般几点经过……窦立萍也不吝啬,知无不言,三两下子,大家就熟络起来了。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3日电题:边疆咸水变甘露 牧民喝出幸福感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于嘉 新春时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牧民阿日文斤招待客人的物品不仅仅有奶制品、手把肉,还有一杯杯白开水
新华社拉萨2月26日电(记者王军、何程)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2018年西藏落实生态补偿脱贫攻坚生态护林员岗位30.9万个,带动农牧民增收10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