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报告:“萌丧佛土”成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报告:“萌丧佛土”成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
2019-06-01 18:33:00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 杨维琼 杨月)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第五本《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蓝皮书指出,随着网络和日常生活的连接越来越紧密,新的矛盾涌现,各种新思想、新现象不断碰撞,“全民创作”的可能性空前提升,话语体系也在不断更新,“萌丧佛土”等成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报告:“萌丧佛土”成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未成年人网络文化流行语成为报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网络流行语文化不仅是文化现象的映射和文化心理的浓缩,也反映了社会心态。报告分析未成年人常用的网络用语后发现,“丧文化”是年轻人的一种自嘲,是未成年人表达欲望与旺盛表达能力的另类体现,是当代未成年人的“精神胜利法”。“佛系文化”也成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关键词,课题组认为这是未成年人社会工具理性化的产物。

  另外,有趣的“萌文化”也进入了课题组的研究视野。报告认为,这是未成年人逆反行为的和缓表达。与“佛系文化”同源于日本的“萌文化”,体现了未成年人追求青春、童真、温暖的心态,弱化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矛盾,把个体的逆反行为变成了一种集体的欢快表达。2018年,“萌文化”已经成为文化营销甚至国家形象传播中的建设性力量,如文博会网站推出卡通朱熹、卡通孔子形象,让传统文化人物形象得到新潮呈现;故宫在新媒体平台中萌化皇帝、嫔妃;国家博物馆让文物“卖萌”的视频也可圈可点。而在网络政治议题中,也出现了官方话语的萌化呈现,如《中国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就曾推出过领导人的动漫形象。总体而言,“萌文化”在连接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和社会议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推进了严肃议题的普及和与未成年人受众的对接。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土味文化”,课题组将其概括为现实中城乡文化碰撞的产物。相比已经流行一段时间的“萌文化”“丧文化”,“土味文化”是2018年新出现的网络文化现象。由于抖音、快手以及微博短视频的流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元素的崛起,土味情话、土味表情包、土味歌词、土味宣传大行其道。“土味文化”实质是现实中城乡文化碰撞的产物,能够在年轻人中间流行,首先因为新鲜,其次因为土味文化有一种扎根于土地的真实,再次因为偏喜剧风的内容满足了年轻人被逗乐的开心需求。

  对于这些年轻态网络文化的流行,蓝皮书解释,伴随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过去的话语系统、语言方式与传统的表达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而年轻态的网络文化反映出他们对于当代社会的看法,也表现出在这种认知形成过程中未成年人自身的角色和作用,也是其价值观的另类表达。

  除了未成年人网络文化的议题,全书还结合本年度最新数据,分析了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新情况、新特点,针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和规制的不同主体、不同侧面,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网络安全、网络文化、相关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议题进行了建设性思考和研究。

  “今天的孩子们是未来网络强国的主人,关心他们的互联网运用问题,就是关心中国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说,这部蓝皮书提供了当前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的第一手资料,无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还是实践中的指导与引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会长李文革表示,希望今后不断推出针对性更强、水平更高、对策更实的研究成果,持续深化调研成果运用,推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的研发和推广,为营造风清气朗、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互联网环境共同努力。

  发布会的第二阶段进行了专题访谈。学生、家长、教师代表和与会专家就积极引导孩子们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辨别能力,进行了讨论。发布会后还举办了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