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八旬老人何芳静:用家风带乡风、用教育促振兴

八旬老人何芳静:用家风带乡风、用教育促振兴
2019-05-20 17:06:00 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5月20日电  题:八旬老人何芳静:用家风带乡风、用教育促振兴

新华社记者谢樱

83岁的何芳静,曾为教育事业奋斗41年,他既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又是一位极受后辈爱戴的长辈,更是乡村、家族里德高望重的“贤人”“能人”。他把家族文化和家庭教育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何氏家风,促成了当地“家家立家规,人人树家风”的良好氛围。

何芳静出生在湖南省衡南县茶市镇的一个贫寒农家。“家里五个孩子,连饭都吃不饱,父母只送了我一人去上学。”何芳静从小便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也更加勤奋好学。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但由于“家里实在负担不起学费”,何芳静初中毕业后成了一名老师。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我要把知识教给更多的孩子。”何芳静说。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何芳静四处奔走,他敲开很多家门,劝导村民送孩子去上学。如有交不起学费的家庭,他就自掏腰包。

“那时候,人口就是生产力,学习不被大家重视,很小的孩子就要承担沉重的农活。”但何芳静却坚定地让五个子女“专心学习”,自己一手承担了务农生产的重任。

面对很多乡亲的嘲讽,何芳静不为所动,他善于鼓励引导孩子学习。“只要孩子考试成绩在前三名,我就奖励他两个鸡蛋。”何芳静说,“要知道,鸡蛋可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

书香家风的熏陶下,五个孩子都很好学,个个成绩名列前茅。之后,长子何朝晖成了一家实业公司的董事长、全国铝盐专家组组长,取得5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次子何春晖是初中高级教师,长女何国晖是市优秀小学教师,三子何胜晖是化工企业的销售经理,次女周宏丽为区妇联主席。何家孙辈们,也一个个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和睦、俭朴、勤奋、创新”是何家的“家风”。而当孩子们长大成人,何芳静并没有停止家风的传扬。每年春节家族团聚时,他就召集儿孙开家庭座谈会。

“父亲会就我们的学习、工作情况一一点评,用大量鲜活的历史实例来谈人生哲理、为人处世的道理,激励我们积极进取。他甚至还和我们分享一些学习方法、夫妻相处、读书养生的技巧,内容丰富又实用。”大儿子何朝晖说。

每年一次2到3小时的“演讲”内容,是何芳静花了一整年整理出来的。“他每天都坚持4个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如果读到对孩子们有用的知识、有警示的话语,他就会仔细记录,最后变成他对孩子们的‘叮咛’。”妻子尹健明说。

这样的座谈会已持续了24年。在很多村民的建议下,何芳静把他多年座谈会的文稿,编纂成《新春佳节话家风》一书,向邻里亲友免费赠阅。“村民们如获至宝,还跟风学习,促成了当地村民纷纷立家规、树家风的好氛围。”衡南县茶市镇何祠村村支书何小兵说。

在何芳静从事教育事业的41年里,他为100余名孩子交过学费,为5所学校修建校园,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农家学子成才,先后获得近30次“先进工作者”的荣誉。

“我现在虽已退休,但心不老、志还在,永远都是一名人民教师。”何芳静说。当看到茶市镇中心小学校舍破旧、课桌损坏,何芳静心急如焚、四处奔走,成功拉来了支援课桌590套,并为孤苦儿童捐赠图书文具一万多元。他还主动请缨,担任茶市镇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举办多场公益巡回报告,为近3000名学生授课。

在他的带动下,儿女们也纷纷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修路修塘等公益事业。20多年来,何芳静家庭累计捐款及争取资金达300余万元。

为更好地激励后人、文化兴族,何芳静牵头打造了90多米的“何氏文化长廊”,长廊以碑刻的形式,记录了当地何氏家族的渊源、祖训、历代名人简介、诗词名篇等内容。他还牵头设立了“何氏教育基金”,每年对考上全国一类本科大学的何氏子弟进行奖励、对贫困学子进行帮扶。

如今已83岁的何老仍然在为乡村教育事业忙碌着。“乡村的教育资源薄弱,越来越多人把孩子送往城市读书。我希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能向乡村倾斜,让农家子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何芳静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