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5月15日电 题:湖北南漳:“扶贫车间”为易地扶贫搬迁“续力”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没想过自己还能再工作,多亏了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湖北省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轮椅上的王仕武手里忙着绕线圈,手法娴熟。
年轻时因工致残,王仕武已与轮椅做伴16年,靠着低保生活。刚搬到安置点时,曾一度浑浑噩噩度日。“现在的生活很充实,每个月打工能多收入1000多元。”王仕武说,除了工作,自己偶尔还逛逛网店,网购点喜欢的东西。
让王仕武重拾生活信心的,是来自“扶贫车间”的活计。
长坪镇,305省道穿镇而过,襄阳市瑞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就在省道边。其中一个26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被分成绕线区、检测区、组装区3个区域,工人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还有一些工位空着。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要么到公司来上班,要么把材料领回去加工,最终按件计酬。”该公司副总经理王详军说,王仕武来后只花了半天就学会了绕线圈,后来公司派人在他家安装了加工工具,在家一样干活。
这家研发、生产光伏逆变器等电子产品的企业落地半年多来,已经带动当地120人就业。“其中有近50人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小小车间为不少贫困户找到了脱贫的新路子。”王详军说,公司计划今年建设二期项目,再扩大生产规模。
“把好资源留给最需要、最困难的群众。”南漳县扶贫办主任刘祥云说,产业发展正是用人之时,又何必舍近求远?以长坪镇为例,山区农民搬出大山后,茶叶、蜂蜜等产业的相关企业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设置了“扶贫车间”,目前已辐射带动贫困户870户2400人,户均增收约4000元。
可以在车间里干活,也可以在家里干活;干一天的活拿一天的钱,多劳多得……得益于“扶贫车间”,当地很多贫困户可以在较为宽松的氛围里工作,每月还可以增加收入。
46岁的肖学武在南漳县利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车间”干活。以前的他就指着一亩三分地来养家糊口,易地扶贫搬迁帮他挪出了“新天地”。
现在,每月1500元的稳定收入,不仅让肖学武脱了贫,而且精神面貌彻底改变。他每天早早就来到合作社“上班”。“合作社里像我这样的贫困户有100多人,刚搬出来时心里都没底,现在安心多了。”他说。
为了让更多的“扶贫车间”落地生根,南漳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为企业提供用地、资金等方面支持……目前,南漳县很多乡镇有了“扶贫车间”,涉及食用菌、桑蚕、茶叶、药材、高山蔬菜等18个产业。
“现在手头开始有点余钱了,打算存起来,留着年底好好算算账,和在外打工的比一比。”肖学武笑着说。
新华社重庆3月29日电 题:两个革命老区的扶贫“姻缘” 新华社记者韩振 一个近海临港,一个地处深山,一个物流、商贸发达,一个生态资源丰富,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决策,两个革命老区山东临沂市与重庆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