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赵琬微)在印度,有一种乐器名为桑图尔,由近百根琴弦精巧组成,用手持的击弦工具演奏。它起源于古波斯,与我国传统乐器扬琴同宗同源,是一件世界性的民族乐器。
中央音乐学院扬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月宁在海外第一次听到桑图尔的现场演奏时,就被它的声音深深打动。
“从外观上看,桑图尔与中国扬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形制、技法、音乐风格又有诸多区别,这种遥远的‘相似性’真的很神奇。”刘月宁说。
史料记载,扬琴于明末清初传入我国南方地区,并实现了本土化与广泛传播,成为琴书、说唱、戏曲表演中常见的伴奏乐器,是我国民族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
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典型代表,人们能用扬琴演奏《映山红》《将军令》《林冲夜奔》等脍炙人口的名曲。
鲜为人知的是,在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扬琴家族的身影。不仅印度的桑图尔与中国扬琴同宗同源,扬琴的“亲戚”还很多,它们外形相近、名字各不相同。
“扬琴”在东欧被称为“钦巴龙”、西欧称为“哈克布瑞特”、西亚和南亚称为“桑图尔”、墨西哥称为“萨特里”、英语区称为“德西玛”等……刘月宁介绍,每一种“扬琴”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印度,这件乐器的演奏就体现出宗教音乐的特征, 出现在冥想、祷告等场合。在伊朗,它更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情。
为更好地挖掘扬琴艺术的文化内涵,刘月宁先后前往匈牙利、印度、伊朗、美国等国音乐学院交流研学,吸纳各国音乐特色,不断探索、丰富中国扬琴的表现力。数十年来,她如同“蜜蜂”般在世界不同角落辛勤耕耘,采集、传播音乐的种子。
在印度,刘月宁在德里大学音乐系研究桑图尔,并辗转各地演出,与当地演奏家切磋技艺。在音乐创作上,她还尝试将扬琴与塔布拉鼓、西塔尔和萨罗德等当地乐器创新结合。她还吸纳印度民乐即兴表演的特点,创作了即兴变奏的中国民歌《小白菜》。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是世界性乐器?还是中国民族乐器?——琴声里的“文明对话” 新华社记者赵琬微 镂空的木架上,摆放着呈蝴蝶形或扁梯形的音箱,演奏者双手并用,用工具敲击琴弦,琴声音色清脆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