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始终风雨同舟,是战胜困难的保证,也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传承。“正因为有这样的优良作风,老区人民才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
新的梦想:踏上发展新征程
华屋脱贫后,记者询问百姓还有什么愿望?
“优化升级农家乐,让‘红家乐’餐馆更火爆!”“办个农民剧团,要办更多晚会!”……
每个愿望都蕴含着美好的梦想,每个梦想都激发着大家用力奔跑。
夜幕降临,一弯新月爬上树梢。村口,喇叭响起激昂的音乐,来体验红色文化的游客们跟着节奏跳起舞蹈。“生态环境好,村民很热情。”旅居华屋的北京游客韦晓梦说,在这里发现红土蝶变的力量源泉,感受红色精神的传承。
人气旺了,华屋的新屋变成农家旅馆。华丕有家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洗漱用品和晾衣架摆放整齐。“二楼、三楼3个房间,旺季时一个月挣个千把块没问题。”
眼下,华屋组建了乡村旅游公司,计划举办“乡村旅游节”,搞篝火晚会、民俗展览等,做大做旺乡村旅游!
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华屋,“电商+大棚蔬菜”正成为农民新支柱产业。公路旁,一排排蔬菜水果大棚鳞次栉比,格外醒目。华水林拿着手机从大棚走出来,“刚接了一个南昌的单,得赶紧把蔬菜发走。”手机成为华屋人的新“农具”,点几下,就能把水果卖到北京、广州等十多个城市。
像华屋一样,新变化、新气象在赣南苏区不断涌现——列入全国首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创新启动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
华屋村成立了养蜂合作社,注册“十七棵松”牌蜂蜜在网上销售,带动村民一年养蜂300余箱。
半山坡上,蜂绕花香。村民华小平笑得合不拢嘴:“华屋人生活现在比蜜还要甜咧!”
新华社南昌5月10日电 题:脱贫路上起“华屋”——“感悟70年,追梦新时代”之三 辛识平 背靠青山,面朝田野,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客家新楼在阳光下安宁祥和
【特别关注·中国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不差钱的“买买买”到深度体验,从生活必需品转向享受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释放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