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从农民到“鸟导”——爱鸟让偏僻村庄吃上“旅游饭”

从农民到“鸟导”——爱鸟让偏僻村庄吃上“旅游饭”
2019-05-06 20:35:00 新华网

新华社南宁5月6日电 题:从农民到“鸟导”——爱鸟让偏僻村庄吃上“旅游饭”

新华社记者覃星星

“别说话,鸟儿来了。”顺着农伟宏手指的方向望去,伪装棚外几米远的地方,几只羽毛鲜艳的小鸟落在水坑旁,它们有的洗澡,有的则忙着啄食农伟宏刚洒下不久的黄粉虫。

在广西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陇亨屯,村民农伟宏名气很大。他原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后来受聘成为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他利用工作之便,向有关专家学习鸟类相关知识,对十几种鸟类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能用口哨把十几种鸟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鸟儿对他来说是“随叫随到”。

2008年,广西鸟类学家周放和蒋爱武在弄岗发现并命名的“弄岗穗鹛”,引起了鸟类学界的轰动,吸引了大量观鸟爱好者纷纷前来弄岗观鸟。于是,当地渐渐催生了一种新职业——“鸟导”。从事这一职业的是当地的农民,他们专门为爱鸟人士拍鸟、观鸟充当向导。

近年来,地处中越边境的龙州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发挥国家级弄岗自然保护区内“弄岗穗鹛”等珍稀鸟类集聚优势,建设弄岗生态观鸟科普基地,引导村民建民宿、办“鸟”赛、赚“鸟”钱,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鸟友”“摄友”纷至沓来,从而形成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观鸟经济产业链。

如今,仅陇亨屯和附近的汪那屯就有专职“鸟导”30多人。记者在陇亨屯走访发现,民房前、甘蔗地边停放着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汽车。这里的数十个观鸟点,每天都吸引着上百名国内外“鸟友”前来观鸟、拍鸟,许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农伟宏在家里建起了一个客栈,一年下来纯收入在6万元左右。“客栈交给母亲和妻子打理,我每天主要还是当‘鸟导’,来找我的国内外‘鸟友’太多了,都忙不过来。”农伟宏笑着说。

鸟儿生活变化了,村民的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村民上山打鸟、砍柴风气盛行,弹弓、猎枪、气枪等打鸟工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如今,当地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明显提升。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类的种类超过200种,有弄岗穗鹛、蓝尾八色鸫、长尾阔嘴鸟、印支绿鹊、红顶鹛、金眼雀鹛、白翅蓝鹊等,成为“鸟类天堂”。

随着“观鸟经济”的红火,龙州县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完善观鸟点的屯内道路硬化、厕所等设施,引导村民建设观鸟点20多个、农家客栈9家。自2017年来,龙州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观鸟节,不仅吸引了国内许多鸟类摄影发烧友纷至沓来,也有德国、法国、美国、西班牙、斯里兰卡等国的观鸟爱好者远道而来。 “不少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路远上。其实,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优势,一个地方的发展应想方设法在山水等特色资源上做文章,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龙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何子才表示,龙州将力争通过3-5年时间,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爱鸟观鸟护鸟基地,从而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