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新时代独龙族奋斗者群像

新时代独龙族奋斗者群像
2019-05-02 16:35:00 新华网

新华社昆明5月2日电 题:新时代独龙族奋斗者群像

新华社记者伍晓阳、姚兵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奋斗,改变民族命运。

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人民,在党和国家关怀扶持、社会各界守望相助下,发愤图强、勤劳奋斗,挣脱了延续千年的贫困,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在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只争朝夕的新时代独龙族奋斗者,正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领头人”王世荣:兴产业,富村民

“今年准备种山药、葛根、黄精,建个草果烘干厂,发展民宿旅游……”谈起村里的发展打算,巴坡村委会主任王世荣列出了一长串计划。

当了20年村干部,他是村里产业兴起的推动者。

草果,目前是巴坡村第一大产业。全村种植草果14000多亩,挂果的约三分之一。2018年草果卖了357万元,人均草果收入3940元。很多家庭靠种草果摆脱了贫困,买起了汽车,供孩子读完了大学。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回想10多年前,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在乡里号召大家种草果时,响应者寥寥无几。王世荣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带头种了8亩草果。几年后,种出来的草果卖了钱,村民才纷纷效仿。

无产业,不小康,王世荣带领村民尝试更多的新产业。2016年,全村种植了300亩名贵中药材重楼。2018年,村里建起了独龙鸡养殖场。近年来,村民们还在野外投放了3000个蜂桶,招引野生的独龙蜂。

看好民宿旅游的前景,他动员一些村民把安居房腾出一间,按客栈样式装修改造,用来接待游客。独龙江是自驾和徒步游客向往之地,巴坡村的民宿业蓄势待发。

  “致富能手”和晓永:挣钱的活全都干

一天中午,在乡政府院内,记者碰到了前来卖羊肚菌的和晓永。

“早晨七点半下地采摘,摘完了马上送过来。”他说,新鲜的羊肚菌,品质好的一斤能卖40元。他家种了一亩,今年总共卖了6000多元。

39岁的和晓永是龙元村村民,种羊肚菌只是他众多活计中的一项。除了这一项,他还种了60亩草果、养了5头独龙牛、5头猪和50只独龙鸡,投放了20个招引蜜蜂的蜂桶。

独龙江能挣钱的活计,和晓永几乎全都在干。曾经跑过马帮的和晓永,在独龙江乡公路修通后,卖掉了马,攒了几年钱,2007年买了村里第一台拖拉机。随着生意日渐红火,他把拖拉机换成了小型卡车,后来又买了面包车送客。

和晓永的媳妇在家也没闲着,开了小卖部和农家乐,打理得井井有条。

对于未来,他还有很多想法,包括改造升级农家乐、办好养殖专业合作社、供两个孩子好好读书。他满怀信心:“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驴友”之友陈永群:玩转荒野探险

迪政当村的陈永群,是圈内闻名的荒野探险向导。

独龙江是探险者青睐的地方,这里有徒步进藏通道。在这样的地方探险,必须要有向导,不然轻则迷路、重则有性命之虞。世居在峡谷中的独龙人,有极为丰富的野外生存技能。陈永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干这一行纯属偶然。”他说,小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他曾跟着其他村的村民翻越莽莽原始森林,去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买粮食。后来在2004年,村里来了一位大学老师,想请向导带路徒步进藏。当时,他是村里唯一翻山去过西藏的人,便给这位老师当起了向导。

“后来,徒步探险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请我当向导的也越来越多。”陈永群说。他带过不少外国游客,有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0几个国家的。去年5月,他还参拍了一部荒野求生纪录片。

2015年,陈永群盖了一座客栈,许多自驾、徒步游客会到他这住上几天。最近,他在忙着提升改造客栈,“要把条件改善一下,让游客来了有更好的体验。”

  “护林队长”木秋云:守护绿水青山

“现在,到山上乱砍滥伐、偷偷打猎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巴坡村森林资源管护队小队长木秋云说。

地处横断山脉的独龙江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3%,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全乡70%以上国土面积被划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守护好绿水青山,独龙江乡摒弃“刀耕火种”,全面禁止狩猎,聘任313名村民为护林员。

木秋云大学毕业后,曾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支教工作,2017年被聘为巴坡村森林资源管护队小队长,管理全村42名护林员。

“全村8个小组各有一个护林员小组,每个月巡山两三次,检查有没有乱砍滥伐或非法打猎,还监测珍稀动植物。”木秋云说。

今年3月,一对黑颈鹤来到巴坡村木拉当小组,村民发现其中一只受了伤,就拍照片发到村小组的微信群,护林员立即通知木秋云。随后,木秋云同独龙江乡林业站工作人员一起,救治了那只受伤的黑颈鹤。

“要是前几年,村民估计会用弹弓去打黑颈鹤。现在,大家会主动保护野生动物。”木秋云说,独龙族群众祖祖辈辈靠大山生活,未来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守护好绿水青山。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