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咱们工人有力量”——鞍钢劳模采访录

“咱们工人有力量”——鞍钢劳模采访录
2019-05-02 15:05:00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5月2日电 题:“咱们工人有力量”——鞍钢劳模采访录

新华社记者王振宏、牛纪伟、王炳坤、杨益航

鞍钢集团博物馆,一面厚重的耐候钢板墙上,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这个共和国钢铁“长子企业”中诞生的3277名劳动模范的名字。

“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当代雷锋”郭明义,“时代楷模”李超……

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见证着中国工人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中国钢铁人百炼成钢的坚韧品格,折射出鞍钢人对“劳动模范”的价值追求和对劳模精神的时代诠释,回答几代产业工人的力量之源、劳动之魂、奋斗之根。

  忠诚:“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

前进帽,中山装,粗粝的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在鞍钢集团博物馆的英模展区,一张老照片中孟泰的形象曾定格在亿万中国人脑海。

将时钟拨回到1948年11月,此时的鞍山刚解放不久,党中央指示鞍山钢铁厂迅速恢复生产。可经过战争的摧残,钢厂几成废墟。

老工人孟泰勇敢站了出来,带领工友献交器材、刨开冰雪收集废旧零件,硬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实现了高炉快速恢复生产。不畏艰险、爱岗敬业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孟泰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的杰出代表。

在鞍山市铁东区一幢老住宅里,现年84岁的孟泰女儿孟庆珍向记者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

“父亲1898年出生在河北一个贫农家庭,18岁那年家乡大旱,他只身闯关东,一开始到抚顺煤矿背煤,之后来到鞍山制铁所。给日本人干活,挨骂、挨打是常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钢厂,我们一家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回想童年,饥饿是孟庆珍的最深记忆。有一次家里没粮,父亲拿出唯一值钱的铝饭盒和一副手套,让她和妹妹去换钱买粮。“那时候物价飞涨,我们每走一家,粮价就涨一截,等到定下来要买,才发现钱被偷了。姐妹俩攥着称好的粮食不愿撒手,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鞍山解放了,解放军首长找父亲去上工,临走前特意嘱咐警卫员背来半麻袋粮食,一下子救了全家的急。”孟庆珍说,共产党来了有班上,有饭吃,父亲常说,过去咱是被人瞧不起的臭工人,解放后我们成了工厂的主人。

“正是前后巨大的反差,让一家人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孟庆珍说,“父亲以厂为家,爱高炉如命,常说要用生命去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

1954年至1964年,老作家草明在鞍钢与工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她以全国先进生产者李绍奎为人物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乘风破浪》,描绘了当时鞍钢火热的生产场景。

“孟泰、李绍奎、陈效法、王崇伦……在鞍钢,母亲采访过多位模范人物。”今年起,草明的女儿、89岁的欧阳代娜老人开始整理草明的采访笔记。“孟泰谦虚,一个劲儿地问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李绍奎肯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给自己干活,难道还能偷懒吗’。劳模们先进,广大职工也不落后。1953年,李绍奎带领八号平炉职工为国家增产15000吨优质钢,其他炉工都要来八号炉;1958年又创造平炉装入量全厂最高纪录……”

“工人当家做主人、不受气,受到尊重,从感情上和党亲;他们努力回报国家,一人做好工作还不够,要把上下三班的人都联合。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后,职工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释放的潜能。”草明笔记中的一些片段,让欧阳代娜老人感悟颇深。

  担当:“不信驯不服洋设备”

没念过大学、接父亲的班工作,20世纪80年代进厂的林学斌本可以归于平凡。然而,改革开放后鞍钢接二连三从海外引进的先进设备,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为了驯服一套套“洋设备”,他又是自考、又是函授,还陆陆续续上了20年夜校,先后攻读下计算机应用、日语、电气自动化三个专业的大专文凭,被称为“工人学霸”。

他刻苦钻研,带领工友解决生产难题200余项,为企业综合创效3亿多元的同时,也把自己锻造成了“大国工匠”。

“改革开放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和很多企业一样,奋起直追成为鞍钢人的主题。我学历不高,要想跟上发展步伐,就需要不断充电。”

参加工作不久,林学斌就碰上鞍钢第一次从海外引进连铸装备,投产后因操作经验不足,经常发生漏钢事故。

“1992年,劳模唐传富检查盯守到位,创造出连续500罐不漏钢的战绩;7年后,技工朱润海总结精细化操作法,做到6000罐不漏钢;后来钢厂引进漏钢预报系统,做到连续运行10000罐无故障……”

2001年,林学斌站在前人肩膀上领衔研发出漏钢预警自动降速器,最终彻底解决了漏钢问题。他说:“在这台装备上,就凝结着多少鞍钢人的前赴后继和孜孜以求。”

“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走上市场经济,但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仍不能丢。”去年10月,林学斌当年安装的连铸机更换改造,很多人像老孟泰一样,把铺盖背到了车间,虽然辛苦,可创造了30天完工的“鞍钢速度”。“泰山不辞细壤,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每名职工都想着添一瓢水、添一锹土,这样的企业何愁不强?”林学斌问。

技校毕业的李超比林学斌小7岁,但成长经历颇有几分相似。在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的生产一线,他勇挑重担,攻克难关,解决了冷轧机组生产中的乳液残留等问题,让鞍钢冷轧板的质量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记得1995年前后,我作为鞍钢优秀班组长代表,去一汽集团听取客户意见。对方拿出我们表面满是毛刺的钢板戏称,麻雀都不敢往上落,怕扎脚。我听了脸上火辣辣的。”

李超说,他是搞设备的,原来只注重保证机器运转;这段尴尬事让他意识到,设备精度也很重要,不仅要让产品达标,还要加工出高质量。

“鞍钢有两件法宝,一件是鞍钢宪法,一件就是劳模精神。劳模们并非天生聪明,很多人都是上班有点、下班没点,周六周日也要来车间转一转。”李超选择天天泡在生产线,细心观察,反复琢磨,在跟机器设备的摸爬滚打中一点点加以改进,让生产精度一点点提升。

“这个过程中有迷茫、也有顿悟,有山穷水尽、也有柳暗花明,有时候连做梦都在想着技改方案。”李超说,没有上代人留下的主人翁意识,缺乏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恐怕早就半途放弃了。

  创新:“因为热爱,所以奋斗”

两个“80后”,都有着高学历,都选择了生产一线。不同的是,大学生唐怀钰留在铁矿井下有几分巧合;博士毕业的金百刚认准了要把车间当成价值实现的大舞台。

如今,“最基层”的奋斗开花结果,二人成为鞍钢年轻一代劳模代表。

“2007年到鞍钢,我被分配到弓长岭井下铁矿。第一天上班,13名小伙带着几分兴奋和好奇坐上了罐笼。井下的阴暗、潮湿超过大家想象,远处传来的爆破声让整个空气都在震动,好几个人吓得蹲在了地上。一名老师傅见到我们,开口便说‘哪儿来的这帮书呆子,大学生在井下能顶啥用?’”

下班回到地面,有2名新职工说啥也不干了,回家重新找工作。而唐怀钰却憋足一股劲,因为不服气老师傅那句话而留了下来。

“时间一长,我发现了矿山工人的憨厚和质朴,也开始想办法改善条件缓解他们的辛劳。”在井下驾驶铲运机,碰上故障,别人呼叫来维修工就去休息,唐怀钰却在一旁边看边学。

10年下来,他掌握了快速修理铲运机常见故障、节能增效爆破矿石等许多先进操作法,在创新中评上了岗位能手,获评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也回应了老师傅们的质疑。

相比之下,现任鞍钢鲅鱼圈分公司炼钢部工程师的金百刚入厂就有明确目标。“读博士时就注意到很多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选择毕业后上企业,就是希望自己的所学能在生产一线发挥作用。”

招聘时,鞍钢打算按惯例把他安排到研究部门,金百刚一再强调:“如果还做研究,我没有必要来企业。”

刚开始,金百刚的操作能力还不如熟练工人,而满肚子的理论又没法跟工友们讲,经常被奚落。

不久,鞍钢引进板坯连铸机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装置。金百刚凭借丰厚理论和现场实践,带领团队历经8个多月的调试和研究,解决了多项关键性缺陷,突破上百个难关,让这套装置使用周期提高了3倍,而且搅拌强度比外方设计提高40%,帮助鞍钢站上了电磁冶金技术的行业制高点。

工作仅10年,金百刚就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技专家库科技界专家。他说:“铁,需要熔炼和铸造才能成钢;人,需要锻炼和磨砺才能成才;青春,在拼搏创新中才更闪亮。”

走进鞍钢焦化总厂的职工实训室,退休返聘的全国劳模李晏家正手把手地教年轻职工拆电机、装电器。

“现在条件好了,年轻一代可选择空间大了,引导他们对技术萌生兴趣,成为创新创造的新时代工人,才是鞍钢乃至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搞了大半辈子技术革新的李晏家说。

“劳动里蕴涵着价值追求、家国情怀,也隐藏着成长的密码。”这位老劳模说,对于新一代劳动者来说,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事业,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奋斗、拼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